前言:一个人玩儿知乎一段时间,特别容易抑郁,一个人玩儿简书一段时间,特别容易快乐,自信,上瘾。这就是我玩儿这两个东西的一种感觉。
人们都知道,深度思考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人们都不知道,深度思考是一个人最不想做的事。
在简书,有一种逛公园,踏青的轻松感与愉悦感。简书上很多的题目,动辄就是《做人三句话就够了》,《……要看这10句话》,《……给出3条建议》等等,
这种文章非常好理解,核心就是一句话,也几乎没有什么前后的衔接性,没有太强的逻辑性,关联性。读起来,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老太太喝稀饭一样,一个字,顺!
简书,说好的深度思考呢?类似的文章一抓一大把,
简书,说好的深度思考呢? 简书,说好的深度思考呢?所以阅读的人十分快乐和愉悦,因为他们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自己想要理解的东西,所以他很快乐,顺手给作者点一个赞,大家双赢。
如果有人问我,简书与快手有什么异同点?我想我会回答:相同点在于都很俗,都避重就轻,不同点在于快手是明显的放弃了,简书在假积极,装努力。
那么我们一直提倡的深度思考呢?
没有了!
人们都知道,深度思考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人们都不知道,深度思考是一个人最痛苦和最不想面对的事。
因为深度思考面对的往往是难啃的硬骨头,首先需要你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需要调动你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调动你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联想,还需要你调动自己的逆商,保持精神状态的稳定。
这真的很难很难。它并不比一口气儿跑10公里轻松。跑10公里,你只要咬着牙,就肯定能跑到。面对一个难题,你面对的不仅仅是意志力的考验,还有智力的考验,还有逆商的考验。因为太难的东西,让人感到压力很大,感到自我怀疑,怀疑人生,感到绝望,而且遭受这一切痛苦之后,问题还不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所以我一直相信,脑力劳动往往要比体力劳动更辛苦。
所以,在简书上有好多人觉得,阅读太苦了,应该为读者着想,包括我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有简友好心的提醒我。我的句子太长了,应该多弄一些短句,那样读者读起来比较容易。还有人建议我应该多放一些图片,那样,读者读起来,大脑也有缓和的空间。
德国人从来不这样认为。他们的句子特别长。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刚刚看到的故事:
19世纪下半叶,俾斯曼由于以铁血政策统一德国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创社会保障制度而成为欧洲最伟大政治家,许多人因而慕名而来。其中一位美国女士专门雇了一名翻译陪她去德国国会,聆听这位德国宰相的演讲。俾斯曼的演讲很有气势,也很长,中间不断受到热烈的鼓掌。这位美国女士惟恐漏掉翻译过来的每个字,拼命靠近她身边的译员,但是译员闭口不言。她用胳膊肘推了译员几次,他仍然没有反应。这位美国女士实在忍不住了,只好问道:“他在说些什么?”得到的回答却令这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女士意想不到:“不要着急,夫人,我在等。他的动词还没说呢。”
德国人的语言习惯是,动词常常要放到句子的结尾,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于是,德语成了一种所谓“让人着急的语言”。听德国人说话,不能放松警惕。德国人的严谨,恐怕与这种语言习惯有莫大的关系,德国出了尼采,黑格尔,康德,叔本华等一大批优秀的影响世界的哲学家,理论体系庞大,扎实,严谨,恐怕与此有绝对的联系。
我觉得凡是轻松的东西都该值得我们警惕吧。好走的路不是下坡路吗?
另外不得不批评一下,大脑!
在我的认知和个人生活体验里,大脑绝对是一个非常奸猾的东西。首先大脑绝对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人。它在潜意识里就是拒绝思考,拒绝思考带来的痛苦的。大脑更喜欢轻松,愉悦,简单,轻而易举的东西。
这是我对大脑的一个最终评价。
回到上面那个话题。我觉得,那种写作思维就是一种小朋友,或者是大妈的思维。十分的幼稚。当一个人开始这样写做时,我认为他是黔驴技穷,无话可说了,他只是在硬撑门面而已。当然,我不排除她会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很好的思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多数人都是把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再倒出来,再重新搅和一遍。
奇怪的是,还是有很多赞,佛系?鼓励?自我意淫?点赞点习惯了?
至少,我是看得太多了,看得已经产生生理排斥了,每次看到这种题目,第一反应不是脑子,是肠胃。对于那些年龄偏小的小朋友,还有,上了年纪的大妈,还是有益处的。
作为年轻人,还是应该多提倡深度思考。所谓的深度思考,就是“做别人所不想做”,如此才能做到“能人所不能”。
别人都能的,我们再做出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了。你说呢?
对于那些一看就懂。毫无深度的东西。有志向的年轻人还是少看为妙。最好以整部的书籍为主。
其实,好多人,应该都是从阅读大部头的书籍,败下阵来,来到简书。因为我曾经也是这样。大部头的书籍读不通。痛苦压抑之中,就选择了简书。我还混迹过知乎,知乎除了带给我大量宝贵的知识,同样让我感到痛苦和压抑。
为什么?被知识压死的感觉会如此痛苦。它除了让我们消亡,还让我们卑微。
再说说知乎吧,如果你没有玩过知乎,那么我建议你可以看看。如果你玩过知乎,卸载了(我就是这种情况),开始迷恋简书,那么我给你提一个建议,你堕落了,你畏惧了。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因为说到学习新知识,有用的知识,简书绝对不如知乎。
知乎的问答模式很好,有人提出问题,接着就有人在下面回答,而且回答的人,很多都是985本科,硕士等等,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小二本,很多回答让我开了眼了。长见识了。
所有关于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上千上万个,但是只有好答案能够被读者顶上去,可以想象,一个问题,上万人回答,高票答案肯定质量很好。而且,那些票数低的答案,你根本看不到,就是那种强者愈强的道理。阅读的时候,看得出来,很多人回答的非常用心,非常卖力,做了很多工作。动辄就是成千上万字,配有很多的专业图片,很用心。
简书,说好的深度思考呢? 简书,说好的深度思考呢?这是两者拍照。
我觉得,就是这种问答模式,让知乎拥有很高的人气,简书,把机会平均分给所有的注册用户了,大家都有机会赢得舞台,所以,简书看起来很嗨,但是学到的东西并不多。
简书,我离不了它,因为他平民化,简易,我要用它来寻找存在感,确切的说,是找一群连我这个笨蛋都不如的笨蛋来找信心。
一个人玩儿知乎一段时间,特别容易抑郁,一个人玩儿简书一段时间,特别容易快乐,自信,上瘾。这就是我玩儿这两个东西的一种感觉。
玩知乎的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乞丐来到了大上海一样,来到了霓虹灯点亮的不夜城。除了看到很多没看过的东西,更多的是内心的那种恐惧和自卑。很多人已经把我远远甩在身后了。感觉很着急呀。玩简书,就像是来到了一个附近的公园,或者逛夜市,或者去郊外。有一种愉悦自足的感觉,很像是“天朝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
我现在是两者都离不开了。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找存在感,两个都很重要。
祝大家好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