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样的人更受人欢迎?什么样的人会招致反感?
积极、阳光、健康、温暖的人往往受人欢迎,和他们相处,如沐春风。
而那些不停抱怨、喜欢吐槽的人,必然会被人反感。他们总是把自身的小小挫折无限放大,像个祥林嫂不断倒苦水换取同情和安慰。
2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是“压力山大”。面对问题和挑战,很多人习惯性抱怨,似乎成了现在的流行病。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发现问题,就会倾向于把社会、他人当成替罪羊来谴责和抱怨,“如果我的出身好点该多好……如果老板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白痴该多好……如果别人对我好点该多好……”
这些真的是别人和社会的问题吗?我们自己完全没有责任吗?

3
一位刚上班不久的年轻人对朋友大吐苦水:“领导对我有成见,老是对我百般挑剔。说我思考能力差,文案创意一团糟。总之做什么都不行。”
“你觉得你的领导说的对不对?”朋友问。
年轻人说:“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是领导偏心。”
朋友建议说:“你现在先不用抱怨。既然领导这么坏,何不气气他。用他公司的电脑学习,利用在他公司的机会提高你的文案设计能力,然后再离职。要让他失去一位优秀员工而后悔。”
这位朋友回去后埋头苦学,很快便进入状态,在同事中显得格外突出优秀。老板不久便给他升职加薪。他回头一看,过去爱抱怨的自己是多么无知。
4
爱抱怨的人,多是不愿改变自己的懒惰。他们懒得去动脑筋,懒得去想办法,只想“一吐为快”,然后继续在困境中、在麻烦中、在不如意中挣扎、妥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这样一段话:从小到大,父亲绝不允许我们从环境、朋友或老师那里为我们的困难或问题找借口,抑或推卸责任,父亲教我们要么“顺其自然”,要么“换种方式回应”。
与其去抱怨父母、抱怨领导、抱怨环境、抱怨社会,不如“抱怨”一下自己。自己为什么懒于学习?自己为什么懒于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刻苦?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只是积极主动,默默地埋头学习、工作,而自己为什么总是充满负能量,去抱怨一切挫折与不公?
抱怨,只能带来短暂的解脱,同时却把我们禁锢在这些问题上,而不去寻找解决办法。除了把自己逼成“怨妇”,你改变不了任何事实。
有时间抱怨,不如充实自我,去尽自己所能,去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改变。读书,学习,只要进步一点点,都值得骄傲,都会为你赢得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