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行者悟空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07:20 被阅读0次

    行者悟空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唐僧师徒四人中别名最多的要属孙悟空了,诸如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弼马温、大师兄等,他也是《西游记》里人们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我小时候就对他顶礼膜拜,自然是源于“大圣”的绝世功夫,会七十二变,能上天入地,还有根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我有段时间特别痴迷舞棍,双手攥根木棒试图像六龄童那样转动,可总不得要领,不是打头,就是碰腿,后来便不了了之,可小说倒是从头到尾细细看过,但后来心目中孙悟空的高大形象反而打了折扣。

    让我大失所望的是,尽管悟空神通广大,有铜头铁臂的金刚之躯,又练就了火眼金睛,可大闹天宫后,还是在与如来的斗法中落败,被压在了五行山下。另外令我深感遗憾的是,护送唐僧西行途中,他看似斩妖除魔无所不能,可真正死于其金箍棒下的只是些小喽啰,许多难缠的对手终究要靠搬来观音菩萨或其他大神助阵解决,我不免对悟空的真材实料有所怀疑,而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自己似乎慢慢理解了孙行者的苦衷。

    无论我们有多大能耐,意欲施展拳脚大展宏图时,总有人能拿捏住你,或是领导,或是同事,或是不相干的外人,他们要么武断地下命令,要么含沙射影地讥讽,要么闲言碎语地起哄,人人好似都会念紧箍咒,叫你束手束脚进退维谷,进而气愤难当,甚至愤懑乃至愤怒。可经历的坎坷多了,我们也会渐渐地适应这样的困苦,一是由于身上的棱角会逐步被磨平而心态变得平和,二是自己也会领悟到:所谓的打压与掣肘更多的是一种磨砺,它能叫人懂得敬畏,使人明了要立足于尘世不可随心所欲一意孤行,所有的束缚都是在帮你压腿,舒展筋骨的同时能够避免拉伤的危险。

    斗不过大仙在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们有太多的事有求于人,出人头地要贵人相助,功成名就得有靠山,捞金得银需有门路,即使是孩子入托上学、老人看病挂专家号不是都要找关系吗?人们就像坠入了一张无形的社会人脉网,时时处处受到前后左右丝线的牵连,“多个朋友多条路”的俗语不是在讴歌友情,更多的是在诉说混迹江湖的无奈。所求之人酷似孙悟空打不过的妖魔,人们明知那是虎口还得恭敬有加,不敢予以得罪,“我真的太难了”这句网络语之所以流行,不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众人心里的苦衷吗?但大多数人既是求人者,也是被求的人,人们总是在变换着角色,就连看门大爷有时也能化作不可逾越的“门神”,由此我们才有了被肯定被尊崇的定位,也才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常在想美猴王到底把什么“悟空”了呢?是佛门讲的“四大皆空”,还是道家说的“无为”和“不争”?或许没有那么高深,懂得敬畏与知晓仁义就足矣。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一种风骨,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多是气话,生于俗世不可能不在矮门下低头,但“头上三尺有神明”却应牢记在心,道德与良知是做人的起码底线,丢掉了这些就无异于吃人的白骨精。求人办事虽然要委曲求全,但在你来我往的交际中多了嬉笑怒骂的人间烟火味,而不是陷入“老死不相往来”的死水泥潭,也更能照见人性中的善恶,过河拆桥和一次性借力终将把自己送上悬崖,仁义便在彼此往来中汇聚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汪洋。

    可见美猴王不是天马行空的神仙,而是普通人的化身,他有逃不出的大山,有斗不过的鬼怪,在取经的路上不断经受磨难,最终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我们每个人不也是人生路上的行者吗?要趟过险滩、迈过荆棘,有登山时的艰难,也有顺坡跑时的酣畅,需要拐棍的助力,需要同伴的打气鼓劲,更要时时提防脚下的沟壑,而当站在了山巅,便会感到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心中也变得如蓝天般澄澈空明,回首来时的崎岖山路,不禁会高声喊道:“齐天大圣来也!”

          2020.10.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岩磊/行者悟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xq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