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第二次读此书。作为一名非心理学出身的小白,近期对心理学有兴趣而开始了解这方面的书籍。心理学,特别是荣格心理学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这本书应该是最简洁的解释荣格的理论,可是对于我来说还是难度极高。读了第一次可以说毫无概念,等到现在读第二次才算有所理解,做此笔记仅为记录当前自己的理解,希望以后再读第三次回头看此笔记能有所帮助。以下从几个方面概述本书内容:
《荣格心灵地图》读书笔记一、自我
自我是指个人拥有一个展示意志、欲求、反思和行动中心的经验、自我是意识的中心,也就是“我”,让本人觉得有别于他人、他物的所在。自我意识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由容易理解被接触的思想、记忆和感情组成的心灵部分。
自我的成长来自于冲突, 一个人首先形成意识,后续才形成自我,自我最终变成意识的最终中心。
自我跟外界接触由两种主要态度(内倾、外倾)和四种功能(思想、情感、感觉、直观)。自我具有一种先天遗传的倾向,偏好某个特定类型的态度与功能组合,并会次要的依赖另一种互补的组合以求平衡,而第三、第四种组合则较少得到发展。
二、情结
情结本质上是人的意象与实际情况发生冲突,对人的心灵产生巨大冲突从而留下创伤,后续如果发生某一事件唤起创伤从而对心灵造成巨大冲击。
(意象:某项客体在心灵中的形象,如心目中的父母)
情结可以视为次级人格,每一个成年人的性格都有分解的危险,因为其是由或大或小的情结所构成的。(每个人都有多重性格)
三、心灵能量(里比多)
里比多是心灵能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源泉。
里比多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本能(本能是以身体为基础,由心灵中某个原型意象塑造建构的;原型是思想或行为与生俱来的潜在模式,可在所有时代的任何地方的人类身上找到),一个是无意识(无意识指意识意外的心灵部分,由被压抑的记忆或素材,如思想、意象即情绪等未被察觉的内容组成;个人无意识包含情结,集体无意识则有原型意象与本能)。
情结以两种形式汇聚能量:与他相关的新创伤和原型核心的磁场力量。
心灵能量如果前进,可使人适应环境;如后退则可引起情结(如可消化则为新的动力,如无法消化则导致情绪低落)
四、人格面具与阴影
人格面具指个人与社会的心灵界面,建构出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人格面具来源于社会期待的引导、个人社会目标是影响。我的理解,人格面具是个人对于社会的妥协,为适应社会而展现在外人面前的性格。
阴影是指性格中与道德相冲突的部分,被压抑于无意识中。我的理解阴影是个人内心深处的黑暗面,但由于不被社会文化岁接受故只能选择放弃(比如有虐待的倾向),但这只是表面放弃而已,或者说说服自己的意识放弃而已,潜意识还是有这些黑暗面存在。
五、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异性形象,男性心目中的女性是阿尼玛,女性是阿尼姆斯。这是对人格面具进行补充,因为个人对社会进行妥协而放弃了自己期望的性格(跟阴影的区别是阴影是道德不接受的),所以寄希望于理想异性形象。可以说,我们结婚的对象就是心目中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在现实异性的投射,而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主要是️幼年期形成,主要收到母亲或父亲的投射而形成。
如果理想异性形象过于强大而掌控了个人,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男性会倾向于退回到受伤的情结中;女性会倾向于进攻。则都会使无意识之门大开,容易被各种杂念入侵。
六、本我
本我是所有原型意象的源头与中心,在荣格的理解中,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本我是隐藏在自我意识下的原型,通常是以宗教象征在意识中浮现(如佛教徒心中的佛祖)。
本我的层级有多重,从纯粹的能量,到物质,乃至本能,最终到理想原型。而这彼此之间都是可以转换的。
《荣格心灵地图》读书笔记个体化的过程由本我驱动,透过补充的机制实现。荣格把本我视为人生旅途中持续经历的转化过程,从出生到年老的发展序列中出血的每一个原型意象(神圣婴儿、男孩/女孩、英雄、国王/皇后、干瘪老太婆/智慧老人),都是这原型意象各个面向与表现。
《荣格心灵地图》读书笔记七、同时性
原型是具有超越性的,他们并不局限于心理的领域,他们可以从心灵母体内部、我们的外在世界,甚至同时从两方面跨越进入意识。当两者同时发生时,便称为同时性的现象。
心灵与世界之间存在高度连续性,以致心灵意象也可能在人类意识的反映镜像中,显露有关事实的道理。而做梦是潜意识,也就是心灵的表现,故做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