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人物
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 意趣寥寥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7:37 被阅读247次

          看看最近的网络,随意浏览网页最热闹的是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自媒体人咪蒙的神坛跌落,这些事件引得网络热议,舆论发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小事都可以演变为网民的集体行动。每一次群体事件中都会有夹杂着不同声音而后舆论一致的倾向。

          现在的网络状态是一个新闻事件出来,总有一个主流的声音,只要跟着大众走,跟着群体骂就对了。否则,你就是所谓的水军。

          再或者是媒体爆料的那么一部分只言片语,被网民拿起一半就开跑,然后迅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刘强东不是不知妻美,而是观众把噱头当真

          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在网络的持续发酵,因为没有实锤,倒是有很多周边出来,比如不知妻美,比如辞退怀孕女高管,这些都是被调侃过得梗,现在又一次回锅,被观众认为特别的香。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是快捷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有的时候也别当真,一当真就成了傻子。

          就拿刘强东的“不知妻美”和“高管辞职”来说吧,它们都出自央视的一档节目《遇见大咖》,在节目的结尾刘强东特意带上了婚戒,由此引出了章泽天,主持人问:“她除了漂亮,能干吗?”刘强东思考了一下说:“我这个人脸盲,根本分不出谁漂亮谁不漂亮。说实话,我跟她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她漂不漂亮?”从此,刘强东多了个名号叫做不知妻美。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主持人在之前还问了一句话:在投资方面,你帮过她吗?”刘强东说:“只帮过一点,就是看财报,很多女孩子看不懂财报,其它的都是小天自己做,我觉得90后真的是很有追求的一个群体,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感觉非常灵敏,比我们真的强了很多倍。

          这段应该是高度褒扬了吧,主持人后面问章泽天能不能干,大概是为观众问的吧!刘强东也用诙谐的方式说了不知妻美。章泽天的确年轻、漂亮,但是对于刘强东而言年轻、漂亮只是加分项,不是选择她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他已经在前面的对话中肯定了章泽天的内在。

          有很多吃瓜群众质疑过章泽天选择刘强东的目的性,在豆瓣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不是刘强东感谢奶茶选了他,而是奶茶感谢刘强东选她。人们常常把世俗观念强赋于人,给别人下定义或者是标签化一类人,其实说破了天,老刘和奶茶之间是各取所需还是互相成就,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跟我们有关系的是什么时候在京东下单了,什么时候收货,货是不是真的,消费体验怎么样?

          至于刘强东的老婆美不美,老刘知道就好,毕竟章泽天不是我们大家的老婆,京东的副总离不离职,没有影响我们在京东网购,毕竟每年离职跳槽的大有人在。私德如同内衣,脏不脏自己明白。

          朋友圈里这样评价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在这个全民娱乐致死的时代,我们倒是不做去菜市口看砍头的看客了。我们只是在互联网上全民狂欢,不是真心讨论问题,而是满足看客的心理,说着大家心理期待着的话。凭借自己一腔热情,开始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其大肆评论。一批人紧跟其后,群起扑上讨伐。

          《乌合之众》中说:“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失去独立思考后的社群传播,网民罔顾事实也没关系,法不责重。舆论暴力不会被追责,也没有人为不真实的舆论负责,真假难辨的舆论疯狂传播。

          讲真,在《遇见大咖》里面我是被刘强东圈粉的,路人粉一枚。你说,刘强东在节目里面有没有作秀的成分,这肯定是有的,成功人士表演欲都强,都爱秀,马云也不例外。

          我有个朋友是做猎头的,挖过国务院的金融人才,据说谈意向的时候,给她讲了老多马云的不好,可惜了隔行如隔山,不在其位眼界根本够不着别人眼中的世界。我朋友听的懵逼极了,马云再不好,他的淘宝和支付宝我们倒是用着极好,什么时候淘宝和支付宝不能用了才是对我们有影响。

            舞台给你搭好了,别光表演还得看着好看,重要的是能获得实惠,个人认为刘强东是比较务实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要的不是钱,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成就感,比如为家乡作贡献多提供就业岗位,直接与手下的工人订立劳动合同,给他们购买五险一金。刘强东的实干远比他的花边更值得被人记住。

          我们热衷于把一个人妖魔化,想看有钱人的世界就是淫乱,想看他就是一个心口不一、道貌岸然的家伙,我们的心理到底是怎么了?或许比一个人私德有亏更可怕的是我们社群传播中所谓的舆论暴力。

          (二)无限膨胀的民意是真的好吗?

          民意是我们热望的民主,那是进步,是对抗集权,奔向自由的象征。可是民意就一定是对的吗?事事遵从民意会是什么样子的?是网络上的一边倒,是真实正义伸张?无限膨胀的民意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网络上曝出的德阳女医生因不堪一个小孩父母的骚扰而选择自杀身亡的消息,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愤怒,人们将小孩的父母、亲属人肉出来,用恶来惩治恶。可是网友的愤怒中就没有丝毫的理智吗?不问起因、经过、缘由,只认定你开头不对,结尾不对,搞死你是天经地义,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如果可以动用私刑还要法律来做什么。

            这几天我又把日剧《legal high》翻出来看了,古美门研介对民意的辩论,振聋发聩。

          当民意变成了所谓的民粹,网络言论倾泻为网络暴力,是否就是我们期待中的多数人的正义,可不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政治正确”。

            这种基于网络媒体的各方呼声,各种曝光和扒皮是否真正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民意很容易受到媒体的蒙蔽和错误引导,在民意表达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非理性的声音似乎被无限放大,很多观点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只有人云亦云、趋同现象的客观存在。

            无限膨胀的民意和极端的道德批判也可能会妨碍对于公正的判断。

            我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也不断接收和释放着不同的讯息,假如我们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基本的判断力,我们也会被所谓的主流价值和民意绑架。

          (三)咪蒙走下神坛,其实并不意外

          自媒体写作红人咪蒙因为离婚就被推下了神坛,好像曾经她笔下的一切观点都变为了荼毒,可是这些所谓的荼毒,把她推向了神坛,也让她赚的盆满钵满。而为什么咪蒙如今走下了神坛,难道真是登高必跌重吗?

          在讨论之前,想起了不久前跟朋友谈过的优质问题,我们讲到常用的一类社交软件,诸如:豆瓣、知乎、网易云这类APP最早接触的时候都很优质,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变质,不如以前好用。不论是何种APP一旦受众广了,用户质量就会下降,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上只有小众才可能优质,但小众又不符合资本的需求。

          回到咪蒙的问题上,自媒体写作风格和写法大都一致,标题吸睛,内容热闹且充满争议。不同的人对写作技巧和文本内容的驾驭能力不同。网络热文通常都是浅阅读,也属于快餐文化。受众不需要费脑子,就能够迅速的提取信息并加以认同。

            我们都知道网络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所以必须吸睛,紧贴热点,观点劲爆就很能抓住人的眼球,再顺应一下现代人对于一些现实问题的困惑树立一个大胆而又看似正确的观点,让人不得不信服。

          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了咪蒙口中令人信服的婚姻爱情,最后还是走向了离婚。就像她的文章一样,老是这篇跟那篇相互矛盾,这就好比一个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她的作品永远不是在表达自己,而是在表达你想看什么我就写什么。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最大悲哀就是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写作从来就不是用来谋取生计的,我从来不相信关在家里,采采风就能真正感悟生活。

            不是只有作家才需要大量涉猎名著典籍,任何一个写作者都需要不断累积阅读量,这是写作的基石。但是我从不认为,仅仅是拥有绝对的阅读量就可以写出富有灵魂的作品。

            共鸣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小众的,我们不能忘记了文学也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孤独的,大多数时候是在孤芳自赏,要不就是成名过后不少人去附庸风雅,哪一种又不是孤独。

          刚到简书发表自己作品的时候,被一个历史爱好者的一篇文章标题吸睛,大概是说本科以下的人鉴于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建议读他的文章。

          我也实在是“厚颜无耻”。本科以下的我依然点开了他的所有文章并且看到了他该篇文章的所有评论。

          看完了,我当时就笑了,他的文章实在太过普通,不过是学了几年历史专业的知识堆积罢了,绝没有高深到要拿着学历证书去拜读他的大作的程度,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可以目空一切,这是我见过最搞笑的作者,他的文章没有出名倒是人被骂的挺惨的。

          如果这种水平的写作都要拿着学历证书去读,那不是之前读过资治通鉴、史记、中国简史算犯规,阅读资格证有吗?恐怕没有那种说法吧!

          讲这个故事的主要目的是想说我们没法管别人的思想,只有管好自己。写作不是我们选择受众,而是受众选择我们。这其实是人生很浅显的道理,生活中你没法做到让每个人喜欢你,但是对于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你也不能让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是。写作也是这样的,你写你的,你开创你的思想以及风格,写作只关乎于你,让每个人都强行理解你、认同你的水平,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一个人要坚持做自己很难,写作是很艰苦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奋斗,即使自己呕心沥血创造出自己满意的完美作品,也会被拒稿。一篇文章的发表,稿酬不过是微薄的几十块钱。

            如果是为名,写作这条道路要成名太难,你是想人成名还是作品成名呢?人比作品有名的最后都没有好的作品留下,作品比人出名的,多半是人死后。

            写《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最后举枪自尽缘于成名后灵感的枯竭,对于他而言难以突破自我只有死亡才能为平庸画上句号。

          如果为钱,写作通常是不挣钱的,挣钱的写作都是资本化的产物,在资本的运作下大放异彩,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们像昙花一样,开谢只是瞬间的事情。咪蒙的跌落神坛是自身品牌的破产,你已经被市场抛弃了,你过气了,你的产品不再为市场所接受。

          而对于艺术创作,永远是作品至上。艺术品从来都只为小众接纳,这才是它真正价值的存在,没有哪一件艺术作品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总有那一群人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注视着它。

          不可否定的是互联网是为大众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中的作品就像点点星光,总有一颗散发着属于你的光芒,而这光芒不是复制与重复,而是你独特的性格。在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去表达自己。

          所以,看到互联网上对咪蒙的扒皮,我基本是无感的,认为基本无讨论的必要,咪蒙作为资本化的产物,就意味着要接受资本的淘汰,只是大家可能觉得咪蒙作为一位写作者,被市场淘汰后,还能算一位正常的写作者吗?如果写作是小众的话,咪蒙其人当然与其格格不入,可以说不是一个层次的写作。

            咪蒙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她自己就是自己的品牌,咪蒙黄了,她的作品还叫作品吗?所以互联网别拿咪蒙再说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d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