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民族本 雷冬梅
摘要: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20世纪初传入中国。新时代下的中国,也着力培养民族学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储备、田野调查能力、专业就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用以实践,以达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十九大;重要性;价值意义;
十九大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设立民族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当下中国的价值意义
(一)设立民族学专业的重要性
民族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和发展,20世纪初传入中国。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民族学专业学生需具备四大专业核心能力:学科知识储备、田野调查能力、专业就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对明确民族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进而合理设计民族学本科专业课程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对而言,民族学专业的初心就是在培养这四大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让民族学工作者实地调查、实事撰写民族志,不以自己的观点对他者文化进行强行解释和描述;而使命则是使民族学工作者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做到“感染”周围的人,让人们认识、了解到这种文化,从而使人们从潜意识中意识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二)价值意义
新中国的民族学的研究目的,是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服务,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服务,当前更着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服务。在当下中国亦是如此,民族学专业的兴起更符合也更有利于实现十九大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