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人常说:男女之間不可能存在友誼,有的只是愛恨情仇。
既然友谊都不存在,你要是想成为知己之类的,那就更是奢望了,就像奥黛丽赫本和派克的友谊这样维持了这么多年的朋友,至少在我看来还是很少的,可以说赫本是一个倾述者,而派克是一个倾听者,而且很大一部分派克是一直爱着赫本的,我在想《罗马假日》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赫本,那就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这就像生活,有时候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正是由于缺少了点什么,所以才会觉得生活平淡。
不知道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话的时候是得到了还是未得到那种无聊和心酸。
现在觉得我生活的这个年代所衍射出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以“快餐”形式出现的。一点没有回味的东西都没有。
那天看到蒋方舟说:长这么大了,连男孩子的手都没拉过。哈哈!蒋方舟真的太早熟了,看她写的文章真的是不得不惊讶。可是我想说的是:长这么大了,能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找到。哈哈!
《艺术人生》有一次访谈,朱军问一直单身的演员王志文:40了怎么还不结婚?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朱军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王志文想了 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这还不容易?”朱军笑。
“不容易。”王志文说,“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就会说:几点 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真的是这样,不过后来王志文还是找到了一个能和她说话的圈外人,呵呵!
就像许多人到了中年容易出现危机一样,《手机》里面严守一和于文娟之所以离婚,是因为他们已经之间没有话说了,没有共同语言了,这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还有与之类似的是美国经典电影《American beauty》,里面男的是没激情,所以很少用共同语言。
所以说在知道找个说话的人很难的时候,很多时候选择不强求和顺其自然。记得有一年寒假我在超市卖徐福记的糖的时候,一个阿姨对我说过一句话(关于谢娜和刘烨的):无论朋友、亲人、恋人还是家人都不要和彼此靠得太近,要给彼此留给自己一个转身的距离。
哈哈! 不知道当时阿姨为什么要对说我这句话,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自己一点切身的经历吧!梁实秋说过:忘年交倒是存在的,只是需要年长的一方多少要保持点童心,而年少的一方多少要有一点成熟的一面,梁实秋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
总之,像知己之类的、忘年交之类的我真的不奢求,有所期待、顺其自然就行了。
不知道对于找个说话的人,你们是否还有所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