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八期写作营,打卡第63篇,共计字1515字
今天,又是新一周的开始,但依旧宅在家里。
早上,还未起床时,一阵击鼓般的雷声传到了我的耳边。想不到,今天外面竟然下起雨来了.....宅家这么久,忽逢风云变色,也算是这单调生活中一丝暗香留存。
今天是宅家的第三十九天了。到了现在,只觉得日子越过越荒凉了。纵使时间过得很快。
昨夜临睡前,却感到一阵孤枕夜凉的感觉,所以回顾这段岁月的每个夜晚,我.....何尝不是夜已深沉了才睡,之前何尝不是把手机当成蜡烛一样点着不曾如睡。
这月,时至九日,我再次在这上面动笔,在这月十一天的岁月里,依旧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孤寂。
与书籍琴音,书文画作相辅相成的岁月。
在这些里,其实我都爱,可是却不能让它们饶有共存。每日除了能够与之相伴外,却还得保持自己所在的角落的干净。循规蹈矩,周而复始。
但是,今天,在动笔前,自己的手却已经陷入“干涸”的状态。为此,是为了“润润手”,时隔三四日我未曾改文,也未曾更文了。只因一时待在“书海”的边际,品尝着它的味道。一边品着味道,却越发觉得:“没有书籍的积累,终究难成文章”的道理。
但日记和空间,终究还是昔年景象,是我久居“属于自己的家”。在这里我才不用刻意掩饰,即兴装扮。写出一日生活的日常。
近日来,最关键的,莫过于前日“大扫除”,在这样的日子里,母亲却吹起了清理的“冲锋”号角,而我,却借机掀起了“大扫除”运动,在这样的日子里,自由如清水,终究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今夕,我是掀起了巨大的潜伏在平静下的暗潮,把家里四处潜伏在角落里的灰尘给消灭了。堪称“断舍离”。同样,也打发了大半日的时光。
但借此却也把“尘封已久”的地方“重见天日”,在我屋里,最沉寂的,莫过于书架上的书,这处终日里“波澜不掀”的“死幽之地”。当我把书全给搬下来以后,清理书架上的灰尘倒是罢了,可见搬下来的书,它的“芳香”依旧,日久弥新,不曾退却过。于是,当我再次整理时,我不由得感到一阵惋惜。一阵感叹道:“对于食人间烟火,以工作为生,家庭为主的人来讲,书,宛如假山上的刻意雕琢的石头,在他看来,终究看不出其中的意境,也难以看出其中的含义。为其外表所迷惑。单纯的认为它们只是平平无奇的石头。可对内向者或对有学问的人来讲,便印证了陶渊明的那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写照。”且因为那该死的!为了谋生的工作!差点让我把它们给荒废了!今天,为了贯彻“断舍离”的精神,再次整理书籍时,我把曾经完整读过一遍的书统统给挑出来,看看有多少,后又把它们给放进桌柜里。我的天,想不到竟然会把柜里给塞满了。
这下子,书架上也减轻了些负担,看起来透着一股明亮的感觉。更激起了现在再次读书的我。当我再次读书时,却感到,没有书的积累,写起文章来终究也会觉得很空。所以一时我沉浸在读书中,未曾再写文。
前期,当我再次打开楼下那依旧尘封已久的钢琴时,摁下琴键,它的声音也是如此动听。但历经岁月流逝,终究沦为了“古琴”。但我为此,却又翻出了尘封已久泛了黄的琴谱,却又在那不见天日的床底拉出了一道明艳依旧的“彩虹”。多年前,记得老师说过:“人的青春岁月,终究会在时光流逝中而渐渐消退,可若想把它们定格,画纸和相片便是最好的工具。”而这道名叫画作的“彩虹”。似乎只有持续的画,才会使其不会褪色。夜来,当再次弹起琴的那一刹那,又是一阵惋惜,我为了生存,不知失去了多少珍贵的东西了。为了所谓的“生存”当真值得吗!而如今所拥有的这些,何尝不像是儿时记忆里那象征单纯、美好的期待所保留下来的珍贵遗迹,不曾放弃过呢。今朝的两月疫情,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既是一次难得的缓冲,也是一次转机,为了实现以后的理想,和我这些珍贵的“财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