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散文想法
界限感,究竟有多重要

界限感,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 鹰有三强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12:35 被阅读0次

    文/武小五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这首歌是臧天朔的保留曲目,也成为他一生的标签。

    臧天朔虽然离去了,但关于朋友的话题永远不会消失,朋友间的分分合合每天都在上演着。

    怎样维持友谊的长久?对“界限感”的把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界限感的朋友,友谊才能更长久。

    在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唐晶和贺涵之所以会分开,主要是唐晶与罗子君太过亲密,没有界限感,面对罗子君的求助不懂得拒绝。

    从罗子君被出轨开始,唐晶对待对方的态度就是:有能力要帮,没能力借助贺涵的人力物力资源也要帮。

    罗子君发现自己的美容卡被妈妈刷完了,就用唐晶的;鞋子被挤坏了,就打电话让唐晶绕道去接;被赶出家门了,就住在唐晶家。

    罗子君没离婚时,一个电话过来,唐晶就可以放下工作帮她查情敌;离婚后,唐晶可以为了罗子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动用任何资源,收拾陈俊生和他的情人凌玲。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贺涵和罗子君从欣赏到依恋,从嫌弃到挂念,彼此有了好感。在唐晶终于决心结婚,甜蜜筹备筹备婚礼的阶段,贺涵忽然宣布爱上了罗子君。

    唐晶与贺涵分手的教训告诫我们:再好的朋友也要留有余地、懂得拒绝,否则突破界限就是友谊的尽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是不明白,处理欠妥当。

    杜汶泽与刘德华本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却因为两人没有界限感,而最终导致分道扬镳。

    杜汶泽结婚时请来刘德华做伴郎,随后还要求刘德华将租价八九万港元的一套豪宅,以朋友价三万港元租给他。

    刘德华凡事给足面子,关照周到。

    不久,杜汶泽又让刘德华豪掷千万港元,为他投资开拍电影《伊莎贝拉》。

    虽然电影上映后票房不佳,但在柏林影展还是拿到了最佳配乐奖。有奖在手后,杜汶泽更是得寸进尺,要求开拍续集。

    刘德华害怕再次亏本,便拒绝了杜汶泽。而杜汶泽竟然完全忘记了刘德华曾经对他的好,到处说“天王不是人”。

    刘德华很恼火,果断和杜汶泽断绝了来往,并下逐客令收回租给他住的豪宅。

    清代理学家陆陇其说:“处处要树立一界限,事事要斟酌一方寸。”

    朋友交往就是这样,朋友之间一定要有界限。一方面,不能不分轻重,对朋友有求必应,时间长了反而会让朋友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会真正尊重你。

    另一方面,遇到麻烦也不能过于依赖朋友,更不能得寸进尺、强人所难,否则越过了界限、没有了分寸,势必影响彼此友谊。

    刘德华与杜汶泽之所以交恶,两人都有责任。刘德华不懂得拒绝,杜汶泽得寸进尺,这都是缺乏界限感的表现。

    与人交往必须明白,缺乏界限感的朋友,友谊难以长久。

    陈司寇是北京101中学教师,北大著名教授赵宝煦的夫人。

    曾在今日头条看到她与朋友交往的一个故事。

    那年,北大政治系的一位教授去世了,他的老伴特别寂寞。因为她和陈司寇是老朋友,所以老打电话给陈老师,一说起来就没完。

    有一次,她突然问陈老师能不能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

    陈司寇刚想答应,但转念一想,这不是个办法啊。我一次电话十分钟二十分钟,那其他时间她怎么办呢?

    于是,陈司寇就决定去找她的这位朋友。

    她对朋友说:“我可以给你打电话,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真正解决问题不能靠外力,只能靠内力。”

    对方问:“那我怎么办呢?”

    陈司寇就说:“你就得自己有奔头。那怎么有奔头呢?你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尽量把你的时间安排紧一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完不成的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寂寞了。”

    虽然要求被拒绝,但对方并没有生气,反而觉得陈老师说的有道理,为了她还专门上门跑一趟,真的很尊重自己。

    此后,她就按陈司寇说的去做,让自己忙起来。虽然此后她还时不时与陈司寇通电话,但再没提过寂寞的事,她的心情已经慢慢好起来。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遇到过人际关系的困扰,这种困扰往往是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界限不清晰造成的。

    比如说,有的人把朋友的事完全当成自己的事,过度介入对方的生活,面对朋友的请求不会拒绝,结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可能还不落好。

    陈司寇处理朋友的要求就很有界限感。面对朋友界限不清、依赖心理过重的状况,她没有爱意泛滥、有求必应,而是及时说“不”,然后引导对方认清问题的症结,明白妥当的做法。

    这样不仅让双方互不越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让朋友感受到了尊重、摆脱了寂寞,进而让友情细水长流。

    陈司寇不越界的做法,才是真正在帮朋友,才是真正对朋友负责,才能真正让友情更长久。

    界限感清晰的人,知道哪些事情应该是朋友的事情,自己不能过度干涉,自己的看法不能强迫朋友接受。

    界限感不清晰的人,就容易过分热心去卷入朋友的生活,无视事实和对方的意愿,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干涉对方的生活。

    刘丽丽平时很喜欢帮朋友解决问题,给朋友出谋划策,有时甚至强人所难。

    有一次,她帮一个闺蜜和闺蜜的男朋友吵架,并且劝两个人分手。让她没想到是,闺蜜和男朋友不久又和好了,而且两个人还联合起来骂她。

    刘丽丽对闺蜜说:“你当初和男朋友吵架,不是我在帮你吗?”

    闺蜜的嘴一撇:“你不就是希望我分手吗?要你帮了吗?多管闲事!”

    为此,刘丽丽伤心难受好久。自然,她和闺蜜从此形同陌路。

    其实,这不是和刘丽丽疏远的第一个朋友。

    她很喜欢健身,周末没事就去健身房锻炼。她有两个好朋友却是吃货,喜欢“葛优躺”。

    看着朋友的身材逐渐变形,她就大谈胖的种种弊端,非要拉着她们去健身减肥,最后导致两个朋友反感,渐渐疏远了她。

    一天,老公告诉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都不尽相同,你认同的生活方式未必是对方也认同的,不要再以自我为中心,应该尊重朋友的私事和生活方式。

    经过这两件事之后,刘丽丽开始反省,觉得老公的话有道理,自己确实是越朋友之界了。她通过微信,向几个朋友道歉,希望得到她们的谅解。

    见刘丽丽态度诚恳,而且她确实不再像过去那样“热情过度”了,她的几个朋友便恢复了与她的交往。

    刘丽丽的经历告诉我们,朋友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遵守这个界限,友谊就会更长久;越过这个界限,友情难免降温甚至冰冻。

    有一位网友话说得好:

    “最可贵的不是我们都一样,而是明知‘我们不一样’还能彼此尊重,互相体谅,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独立交往,不趋同、不贬低、不奉承、不越界。”

    知乎上关于讨论朋友界限的帖子很多,有一位作者的帖子《心理界限在人际交往中的利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文中说:“有些人是吸血鬼无底洞或者情感的勒索者或者以侵略控制为乐,总是要得多却吝于付出,这种关系需要冷却、适度隔离或者清理;有些人,能够互相尊重和帮助,那就应该保持或者升级。”

    这段话正好在上面的案例中都有印证。

    罗子君和杜汶泽过度要求、唐晶和刘德华没有及时给予冷却,最终导致友谊中断;

    朋友请求“一礼拜给她打两次电话”,算得上“情感勒索”,陈司寇及时说不、适度隔离,反而促进了友谊的长久;

    刘丽丽以“侵略控制”为乐,深度介入朋友的私人空间,朋友们则以“清理”回应;她及时反省,检点行为,最终唤回了失去的友情。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在朋友交往中,明确界限感、保持分寸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位心理学专家在给咨询者的解答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

    “你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我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而自己的事情,就是应该自己去处理,如果处理不了,可以去寻求对方的帮忙,而对方也可以拒绝你请求。”

    这话看起来好像不近人情,但确是朋友交往需要明确的界限,也是友谊保持长久的秘诀。

    作者简介:武小五,富书专栏作者,身处滨海小城,心观大千世界;干着严肃的工作,写点轻松的文字。本文原创首发富书矩阵富小书,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今日头条@武小五聊人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界限感,究竟有多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uz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