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仅次于腾讯QQ软件的聊天工具,现已突破了5亿用户,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它在为用户搭建交流互动平台、让用户乐享红包喜悦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微商推广“狂轰乱炸”、微信群聊“永无休止”等烦恼。
之前有参加过一个新闻培训,采用线上讲课的形式授课,群里面有30名学生,3个管理员,一个主讲人。一共34个人。
第一次签到的时候,有四个同学就迟到了,他们给出的理由竟然一样:群太多,找不到。
这我就很奇怪了,这都能成为理由?
紧接着他们就解释,群太多,他们要逐一刷屏,每每一刷到下面,下面的就置顶。他们非常烦恼。
且不说这些群能用的有几个,你就不会把不重要的群设置为“消息免打扰”吗?似不似撒。
我想群太多要么会让人变得更机灵,要么让人变得更傻。群太多,你花在上面的时间就会增加,有些信息我们可以接受,有些则可以不接受,这是自我管理中的自我信息管理,把有营养、有价值的信息那给自己就够了。
在众多的群中也要分辨出群类别。按职业分,有律师群,媒体群,教师群;按阶段分,有同学群,同事群、前同事群;按教育分,有土鳖群、海龟群、海外龟群;此外,还有客户群、家长群、闺蜜群。只有分好类别,你才能更好地甄别你想要的信息。
就上述的那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他加了将近50个微信群,平时手机只要一开网,便会“叮咚叮咚”响个不停,那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消息免打扰”功能,更不知道闪退这一措施。
他群太多的还会产生一个困扰:错过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收到极其多的垃圾信息。
我加群的社交目的大多在于事件驱动,每一次出差都会加上至少一个微信群,以便于临时组建的小团队沟通交流,打破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困扰,达到最好的信息传达效果。我们在出差期间,热闹非凡,有发红包的,有发红包的,有抢红包的,出差结束后,那个群就废了。
令人惊讶之处在于,有一天自己给某一个朋友点赞,刷着刷着,发现了另一个人也给那个人点了赞。
“原来他们认识?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仔细一问,原来是通过当初那个临时群互加好友开始在朋友圈里面建立的“熟人关系”。原来临时群在某个时刻停止信息互动后,群成员仍然会在私底下发展友谊,在稍长的时间内,对潜在朋友网络结构仍然会产生影响。
大家在现实中各干各的,见了面也羞于打一声招呼,但是只要潜伏到微信群里面,那是一个热情,有时候我们不屑于现实中叫一声“你好”,只注重群里面叫别人一声“帅哥”,紧接着的便是几秒钟的狂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交流方式,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交流方式。
微信群和QQ群不同,后者主要是一些关系老干部,不经常联系见了面也会大声呼唤,但是微信群就不一样了,微信群兼具微信的特点,跨平台交流,支持单人、多人参与,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视频和文字。最主要微信的用户人群多为男性商业人士。简单粗暴的说法就是,微信群也就是你的金钱库。
金钱库多了心里总会瘆得慌,有时候会纠结,到底该多关注哪一个群呢?哪一个群对自己才是最有用的呢?什么时候关注?
微信群是群体交流互动的平台,用好了增加群体之间的感情,用不好则会为群成员的正常生活带来麻烦。所以要明确群规,有群主对群成员进行规范,选择适当的时机,在恰当的时间互动才能有效增进群体间的情感。
微信群聊不是“闲聊”,所以聊天尽量选择群成员共通的话题,切勿毫无节操地“狂轰乱炸”;微信群聊也不是“私聊”,如果仅两个人互聊尽量避免在群组里喋喋不休;微信群聊更得注意时间和方式,不分白天黑夜永无休止地聊天势必会影响群体成员的正常休息。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信息获取有不同的需求。例如一个文化学者,他肯定会对文化类信息感兴趣,遇到类似的话题,他肯定也会聊得很欢,但是如果他不小心被他的好朋友拉进了一个科技类微信群,他会怎么办?凉拌!哈哈。
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朋友初衷想让你多接触一下他们的朋友,但是自己却又很反感。如果说朋友圈里不间断的推销广告多少让友谊“变了味”,那么请别让微信群聊的无休止再伤了朋友情!
我教你怎么退群。
把你在该群的备注改为“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