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今天,又是一年一度吵闹刷屏的“父亲节”。
油画 父亲以前,我们并没有什么父亲节的概念。但近年来,随着明目繁多的洋节不断涌入,继“母亲节”之后,“父亲节”也堂而皇之登上大堂,每年今日,那些海量的纪念“父亲节”文贴铺天盖地,充斥网络及银屏,众多商家也推泼助澜,借此大肆宣传促销,而子女们也凑哄着给老人祝福发红包,闹得不亦乐乎。岂不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众多人,却是连这个节日是咋回事都没弄明白,稀里糊涂的盲目追风。
近期读了些文章,再查看些资料,才对现在这个父亲节有了一点认识。资料显示,我们现在过的这个“父亲节”其实就是美国人的节日。这其实就是一个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鲁斯多德夫人,为了纪念自己劳累而死的父亲威廉斯马特而倡导的,1966年美国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但不知何因,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才正式签署了这个文件,将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的父亲节,从此,成了美国人永久的纪念节日。
如此说来,“父亲节”对美国人来说至今也不过40多年时间,但没想到转眼间就成了我国一些没头没脑国人跟风耍洋的节日之一。更可悲的是,这些人还振振有词“要有仪式感”、这是“节日存在的伟大意义”云云,真的是可笑至极。其实,中国早在1945年就正式设立了全世界最早的父亲节,只是在今天被遗忘,也算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吧。当然,对那些入洋籍、骨子里愿给洋人磕头摇尾的假洋鬼子们另当别论。
每年公历8月8日的中国父亲节,是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了,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父亲节。所以,中国的父亲节更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
汉城湖公园一、纪念抗战的历史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二、中华文化的文字意义:将八月八日的两个汉字“八”重叠在一起,再经过变形就成了父亲的“父”字,“父”即“爸爸”,称“八八节”,谐音“爸爸节”,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三、中华民族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润、植根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另外,8月8日也与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关中婚庆习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敬老爱老传统,孝敬长辈促进社会和谐,让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现在吵吵闹闹的西方“父亲节”,对中国人而言,大多是跟风,睡一觉就过去了。商家则借机炒作,大有“不买我的东西、不来我餐馆用餐、不转我的信息”就不是孝子之意。其实,留在心灵深处的,应当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像“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遗产”等传统思想,要让这些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与灵魂里。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释即为父亲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迈开双腿奔波做事的人。由此可见,千年传承的中华道德文化内涵,不会以节日符号而转移。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澳大利亚的“父亲节”是每年9月第一个星期日。如果真的需要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那我希望政府能将每年8月8日确定为中华父亲节,让全球华人共同庆祝我们自己的父亲节,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油画 儿时记忆一平文字配图2019.6.23于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