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reator: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尤其是著作权方面的。
https://www.dedao.cn/reader?id=rJRdy1qe4xAVBgZrvdGmz8ykaop6QWXPKEWEJnD7LR51qb2KY9NPMXOljVa28m5K
网上资源不能随便用。不要随意在网上下载资源用于内容生产。
采访要获得授权。采访是知识产品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无论你是以录音、录像、文字等何种方式进行采访,请务必在采访前,与受访者签署授权文件,以确保采访内容能被用在知识产品中。
公司数据要保密。知识产品的文稿、音频等源文件内容、公司的经营计划、技术方案、业务数据等都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切勿外传。知识产品内容创作完成后请及时在cms后台上传,公司采取了技术措施进行保护。任何数据未经一号位批准不得向外部传播。任何数据向第三方提供时,都要采取加密措施。
用户数据要保密。对于“得到”用户的任何信息,都要像对待得到自己公司信息那样严格保密。
产品的任何宣传中不得有误导消费者的措辞。在包括知识产品宣传在内的各类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我国《广告法》所禁止的“极限词”,即涉嫌误导消费者的措辞。我们将法律法规禁止的几类情况,举例如下供你参考:
·与“最”有关:最权威、最强、最大、最活跃、最靠谱、最有发言权、最受欢迎、最新动态、最省时间、最具影响力、最生动、最快、最佳、最爱、最赚、最优等;
·与“一”有关:行业第一、全网第一、销量第一、排名第一、唯一、独一无二、全国第一、首个、首选、一流、最强之一等;
·与“极限”有关:顶级、顶尖、终极、极致、完美、至臻、空前、绝版、绝无仅有、无与伦比、无敌、彻底、所有等;
·与“级别”有关:世界级、国家级、国际级、世界顶级、千万级、全球级、宇宙级、星级、甲级、超甲级、世界领先等;
·与“承诺学习效果”有关:学习效果有保证、学完就能掌握、学完就搞懂、彻底搞懂等。
·其他涉嫌诱导消费者的措辞:特效、秒杀、抢爆、不会更便宜了、错过就没机会、万人疯抢、全民疯抢、抢疯了等。
接到外部投诉,不要直接回应,应详细记录投诉内容,并转交给公司负责的同事。下面3句简单的话,可以较好地应对这类情况。
·你好,我是“得到”的员工,麻烦你详细描述你遇到的问题,我会认真记录下来,并转交给公司具体负责的同事处理;
·你是否可以留下姓名和具体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同事与你联系;
·感谢你的反馈,我的同事会尽快与你联系。希望你有愉快的一天,再见。
在“得到”工作,对外交往时你就代表得到公司。你的口头说明、微信回复和电邮沟通在外部合作方看来,都是“得到”做出的。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在未来都将成为“呈堂证供”。如何避免公司在今后的合作中不会处于特别不利的法律地位呢?
在对外合作中,守住法律边界不是为了限制行动,而是为了提高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签订书面协议。对外开展业务合作,不应以口头约定、口头承诺作为合作依据,而应签订书面协议。同时,由于业务的发展有变更的可能性,因此,凡是与书面协议约定不一致的,均要保留具有强法律效力的书面依据,形式包括不限于合同、承诺函、保证函、电子邮件等。
举个例子:我们与合作方A就某项目达成合作,签署合同并加盖公章。在合同履行中,如果对原合同中已约定好的价款进行变更,就不应仅凭双方电话沟通,随意变更原来的内容。双方应将变更事项落实在纸面上,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签署补充协议,或通过电子邮件将需要变更的内容进行说明并取得双方的确认。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双方发件人应为原合同中载明的双方授权联系人,且双方发送和接受邮件的电子邮箱均应为合同中载明的工作邮箱。
严格履行合同。在与第三方的合作过程中,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细节,执行合作事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约,即要求业务同事在对外洽谈业务时,要明确各项合作细节,也要求在合同履行中,注意把握各个关键节点,不遗漏合作细节信息。
举个例子:“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我们第一反应是把款项的金额支付准确即可。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还包括:支付款项的方式,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付款。支付款项的时间,是否有具体的结算日期。发票和付款的顺序、收款方的账户等。
禁止泄露商业秘密。对于自己公司未对外公开的产品、业务、数据或其他信息,应严格保密。对于合作中知悉或接触到的合作方资料、数据、新消息或其他信息,应严格保密,做到不公开、不传播。
禁止商业贿赂。不向合作方索要、接受或向合作方提供回扣、红包、购物卡、物品、感谢费等;不在合作方报销任何应由公司或个人支付的费用、票据,也不向合作方提供该等“便利”;不要求、不暗示、不接受合作方为个人提供的商务宴请、工作安排、旅游等活动,也不向合作方提供该等活动。
发现了一条盗版/侵权线索,怎么办?
先和你简单介绍一下,“得到”目前被盗版/侵权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虚拟产品,包括音视频课程(含电子书及听书产品)、得到贝及兑换码;另一类是实体产品,包括纸质书、实体周边商品。这两类均为公司的核心资产,对这两类产品的侵权和盗版都是我们需要处理的对象。
当你发现了一条盗版/侵权线索,请第一时间保存该盗版/侵权线索的准确来源,随后连同对应的“得到”产品的名称一并提供至法务同事,方便法务同事进行比对及认定。
这里请注意,由于页面信息有实时更新的可能性,因此仅凭截图,往往不容易对盗版/侵权内容溯源,也无法作为认定盗版的确凿证明。因此,保存线索的标准姿势应为:
·线索形式为网页链接的,请直接复制该链接而非页面截图;
·线索形式为各平台上的注册账号的,能查明链接的,请直接复制对应链接,无法查明链接的,请提供该平台以及该注册账号的完整名称;
·线索形式为添加好友或拉群的,请提供该个人/群主的账号名称或二维码名片而非昵称或群截图;
·线索形式为自建App的,请提供该自建App的名称、图标及支持下载的应用市场。
法务同事在收到你反馈的线索后,为避免错误打击,会先再次核实。经判断确为盗版/侵权的,法务同事将第一时间发起投诉,并持续跟进直至删除/下架。
如果拿不准发现的线索是否为盗版/侵权,需要参考以下标准:
·这些不是盗版/侵权:
用户分享得到App的“知识红包”;
用户将“得到”产品转化为自己的读书笔记(非原文转载);
转卖二手的纸质书、得到周边产品、得到贝及兑换码;
·这些是盗版/侵权:
通过朋友圈分享图片建群,在公众号、小程序发布“得到”产品信息的;
通过电商平台发布、售卖“得到”产品信息的;
通过社交应用发布网盘链接,售卖“得到”产品信息的;
在论坛社区发布“得到”内容,售卖“得到”产品信息的;
在视讯平台发布“得到”产品信息的;
在自建网站、App售卖“得到”产品信息的;
帮助网友给“得到”App充值的;
将得到产品重新录音制作的;
发布的产品名称、slogan、结构等与得到产品高度雷同的;
公开发布的文章以得到的产品为基础进行组合、大段粘贴原文的。
请注意,如果对方的文章中既注明了来自“得到App”“某老师”“某课程”,表达又具有独创性,那么这篇文章是“读后感”性质的内容,不是盗版。“独创”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文字措辞、行文逻辑、文章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上有独创;第二,作者有自己的知识延伸、扩展。
如果通过上述标准仍无法判断,不要慌,可以找法务同事协助。
想在内容中引用一节音乐、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篇文稿等,不知道是否侵权,怎么办?
正确使用他人知识产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各位内容同事必须掌握的技能。但我们在内容生产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引用第三方的知识内容,那要怎么做,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中不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呢?
先查明想要引用的内容是否已在公司采购的范围内。公司已经采购了包括软件、字体、图片、音乐等在内的诸多有版权的素材供内容生产使用,一定不要在网上下载任何音乐、图片、视频、文稿、字体、软件,不论长短,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需要引用的内容产权不清晰的,可以联系行政组获知授权情况、申请版权下载账号并开通下载权限。
如果公司采购的素材库存中没有可替代的素材,请在使用前,联系公司行政同事购买或取得有效授权后使用。还可以找法务同事帮你牵线搭桥,让公司帮你搜索寻找版权源头。
如果上面的努力不成功,请务必在引用前联系法务同事,他们会协助你鉴定合法性,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在联系法务同事前,还请先准备好以下四项信息,方便法务同事协助判断:
·What:想要引用的内容的类型(如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名称(如书名/曲名/电影名称等)、版本(如电影的版本/图书的版次等)是什么?
·When:想要引用的内容大致是什么时间发布的?(具体到年份)
·Who:想要引用的内容的作者的名称是什么?
·How: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线上课程还是线下活动)引用?引用的范围(篇幅/时长)是怎样的?想要通过引用实现怎样的目标/效果?
积累经验,有些情况会令你放松警惕,以为不会是知识产权问题,但其实是。下面举几个例子:
·PPT里面的字体、图片;
·课程里使用的音乐、音效、表情包、图片;
·课程里使用的名人肖像照;
·使用电视剧、电影等作品的截图或片段;
如果接到投诉,被告知得到侵权了,怎么办?
公司严守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这根红线。但有一天,你接到一个投诉,声称我们的内容侵犯了他的权利,你该如何处理?虽然最终投诉是会转到法务部门处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必须要有规范。
我们不是让接到投诉的同事直接处理投诉,而是你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得到公司坚决维护知识产权的立场,让对方感受到得到公司处理问题的诚意。
首先请你了解,当下面的情况发生时,我们会被投诉:
·授权方其实没有权利,而我们没有详细核实,或者无法核实(比如,推广使用某名人头像图片,本人同意我们使用,但是本人并没有这张图片的版权);
·内容生产者的行为出错,而且我们没有发现(比如,老师某次引用不规范,被权利人投诉);
·我们的行为出错(比如,漏写了“译者”,从错误的地方找了音乐、图片、视频等);
·投诉方有误会,或者出于错误认知(有人认为某篇文章洗稿,但是比对后并没有);
·投诉方是我们合法的合作方,但是公司内部没有及时同步,因此误伤;
·投诉方有恶意。
如果你接到的投诉是以电话的形式,通话中,你应该做3件事:
·记录对方说的内容和诉求,并复述经对方确认;
·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
·承诺立即核实并处理,最后感谢对方来电。
通话中,你不能做3件事:
·推诿,这事不归我管,找别人;
·辩解和维护,说这不是侵权,或者我们不可能侵权等;
·马上就承认错误,还告知我们相关的内部策略、打击手段和追责政策等。
通话结束之后,请将投诉转给法务同事。
如果核实后是公司的责任,我们将做到:
·出了错,赶紧改正,并且道歉,该补偿补偿;
·建立规则,下次不再犯;
·把教训告知同事,让同事也吸取教训。
事后公司会启动问责,犯错的同事有可能会吃公司的“黄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