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小雨读书
这里所谓的功利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功效和利润。
工业时代机器的生产效率差不多,所以需要时间来凑。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效率成为了更高的竞争力。
读书也是一样,就是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
这里的利润就包括了本金、收益率、时间三个因素。
以前我们读书的一般是兴趣阅读,就是看着舒服,看着爽,所以我喜欢看小说、特别是看网络小说,要的主要是一种即时满足感,实际呢,最后什么都没记得,对自己也没有帮助。
而当我们进入到职场后,再去读书就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1.没时间、没精力
工作忙一天,上班八小时,每天回家还要做饭、吃饭、照顾孩子,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根本都没有几个小时。难道还有时间去看书,你以为你还没有孩子?还是在读书吗?
我们因为没时间不读书,可看看俞敏洪、彭小六等大咖,他们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难道我们比他们还忙么?
2.看完了、没记住
好不容易在一个周末,找了一个下午,读了一本书。读完了?回头想想却没记住多少。
现在很流行。每年50本,每年100本。大咖们读书很多,但他们的读书仅仅是我了完成数量么。
我们的坚持是不是一种盲从?
3.看不下去、只看了前10页
听到有人推荐一本书,很棒,很好看,一定要读一读。网购了一本书,几天后回来了,当时的读书欲望已经消减了90%。
再开始了10页,觉得也就一般般,想想你有多少本书是买回来没看几页的?甚至是还没有开封的。
对应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功利的读书方式,提升自己的心智。
1.把书读精,一个片段就能有收获
时间少是现实,但时间少不代表没时间,在等车,地铁,都可以读书。读书可以随时随地,但你却说一本书那么多,靠这些碎片时间怎么学的完。
读书后我们的思维可以自己运行,我们更关注的是新的连接、新的知识。那只要有新知那就是提升。时间短、读的少都不是问题。
2.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以书为中心
读书要学以致用。要带着问题读,以自我导向。在读书期间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主动参与,主动思考。
一个本更不用读完,我们的目的性要强。为了写一篇文、找一个答案,我们可以找到几本有相同主题的书,进行主题阅读,感受观点的碰撞,感受不一样的视角。进而发现有些作者的观点是不符合MECE的,甚至发现他的观点是来源于谁的。
3.把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强调实践看是否用的上,能改变行动的才是知识,阅读书籍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以及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我要知行合一,要学思践悟。能用的上的才算是知识。而不是盲从的去学各种。
好吧,你说上面的3点,看似简单,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了,有没有更系统、简便的方法论。答案是有的。拆书RIA学习法,这里不展开,有兴趣的直接去搜,哈哈。
无戒21天日更训练营第13天。日更二组。
如果您喜欢请在文末左下角点喜欢。
如果不认同欢迎和我讨论,感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