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散文
屈原:每个时代都应多些与现实掰腕子的人

屈原:每个时代都应多些与现实掰腕子的人

作者: 适来释去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14:27 被阅读25次

2295年前,62岁的屈原跳江而死。两千多年以来,每到端午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自发的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等习俗深入人心。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这种持久、广泛和自发的纪念某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是独一份的。

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来自于屈原对现实的抗争,是人们对他独醒精神的尊崇和向往。他的政治抱负、文学造诣、礼乐坚守无一不是后代的楷模,而他采取果决的态度,甚至以放弃生命的方式为坚守理想而死,这打开了后世执着追求梦想的闸门。

自古文人相轻,但每一位文人都佩服屈原。屈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独清和独醒的不屈精神。当然,民族精神的塑造是文人的自留地。只有文人独醒,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对理想最酷炫的忠贞,是绝不向现实妥协。我们回顾历史,来看看那些不向现实低头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是否能够唤起时代的觉醒?是否能够求得心理的安宁?

01

一个人跳江而死有什么意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始终纠缠在我的心间,构成我对屈原人生的基本疑问。

毫无疑问,屈原是一位政商出色,但情商堪忧的人。他励精图治推行改革,为衰落中的楚国注入了一道鲜活的鸡血。然而他的政治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利,于是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排挤,他被多次流放,最后的一次流放,时间长度是15年。

在那15年中,他沿着长江上下漂泊,等待着朝廷把他召回,继续推行他心心念念的改革,然而那终究只是幻想。当时,楚国朝廷已腐败不堪,整个楚国正在支离破碎,现实对他的狙击深深伤害了他。

他像一个苦行僧般,过着自己的生活。他只能以诗写心,道尽人生缱绻,写尽世间阡陌,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瑰宝。

他苦闷不已,却无可奈何。为了心中的理想,他根本无暇在乎其它,即便是62岁,依然要在世上动荡起激烈的波纹。他可以不在乎江水冰冷,却难忍礼制崩坏、政治失意、世情薄凉。

他在汨罗江畔痛哭流涕,喃喃自语发出了最后的绝响:这个世界一片浑浊,只有我品行高洁;世上的人都醉了,只有我保持清醒。说完之后,他终于走出了那一步,向江中纵身一跃,不过是溅起江面上的几朵水花,却已难跨过死亡的沼泽。

屈原这一跳,不是退缩和逃避,恰恰是勇敢面对,它连接了隐忍不屈和奋力抗争的任督二脉。

我们为什么要与现实掰腕子?还不是因为现实冠冕堂皇的操蛋,拥有无数浑浊不堪的污点。

02

作为一个独自醒着的人很难,真正出现醒着的群体更难。宋代的文人,有一批批醒着的人。宋朝的文人们心怀天下,拥有积极、阳光、进取的入世态度,这是他们的独有风骨。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一身“浩然之气”为国捐躯,宋代的文人都是经世能手。

宋代文人积极推动政治上的改革实践,无论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都在努力改革政治体制。最为突出的是王安石。

王安石积极推行政治变革,他的政敌司马光却与他势成水火,虽然他们争论的焦点只是改革的方式。当然他的政敌远远不止这一位,还有很多既得利益者,要置他于死地。

王安石被流放,苏轼被流放,欧阳修这位大文豪同样难以得志。这一批醒着的人也难以扛住现实的造化,他们都被现实拍的晕头转向,但他们并没有被打到在地。

宋代对现实的改革实践不能算成功,但也不能简单的归类到失败之中。而这种实践活动体现出的豁达乐观精神,是与现实抗争过程中必备的品质。

宋代文人的入仕出世都是在践行怀疑精神,这是他们推动现实改造的原动力。归根结底,只有形成立志改造现实的群体,才能更好推动各方面的改变。

如果说世情是个酸葡萄,那么对现实的抗争就是能够让这个酸葡萄变甜的东西。

03

在近代民族复兴的前夜,有很多人在暗夜里彷徨,但也有一批人怀着独行精神在登高呐喊,然后大部分人开始觉醒,共同进行了摧朽拉枯的社会改造。

鲁迅在人们仍然疯狂迷乱封建迷信的时候,他站了出来,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用文字来改造人的想法。他做到了吗?他并没有完全做到,但一定程度上他也做到了,他在为自己的梦想呕心沥血前行,过程中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

胡适说着“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争国家的人格!”,投身到五四运动中。孙中山提倡“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为改造中国来回奔波,耗尽一生精力。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领人民保家卫国。

人的风骨就是这样。虽然现实残酷,与现实掰腕子,或许会头破血流,甚至灰飞烟灭。但从屈原到王安石,再到孙中山、毛泽东,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的光照亮前路,都会不屈不挠奋力向前。

当我们面对生活的苦闷和现实的磨难时,我们不应该轻易妥协放弃,而应该奋力抗争。

我们需要赋予时代新的价值观,找到新的改变方向和现实出口,并通过实践来检验。

相关文章

  • 屈原:每个时代都应多些与现实掰腕子的人

    2295年前,62岁的屈原跳江而死。两千多年以来,每到端午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自发的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戴香...

  • 别笑,这部韩国动作大片

    掰腕子。 真是掰腕子。 影片名字叫作[冠军],讲的是掰腕子运动员的故事。看到这个题材时,我是拒绝的。不仅拒绝,还觉...

  • 每个善良的人都应好运

    我不是个细心的人, 同样的,我是个会给自己找开心的人, 或者是傻乎乎的, 但好像每次这样都能歪打正着。 饭卡丢了我...

  • 前言

    写作时代 在“写作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作不是作家的专属,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

  • 掰腕子

    昨天在学校门口吃烧烤,喝酒。喝到差不多了,乘兴和老板掰腕子。仗着自己是半个左撇子,说要掰左手,老板来者不拒。很不幸...

  • 屈原,一个虚假的爱国符号

    屈原生活的年代,在战国后期,与张仪、韩非的生活时代有交集。实际上,从《史记》看,屈原和张仪频频交手。 屈原是个什么...

  • 一日一记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易,无论是好时代,还是坏时代,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美好品质,守住内心最纯真的东西。 爱你所爱,行...

  • 一日一记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易,无论是好时代,还是坏时代,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美好品质,守住内心最纯真的东西。 爱你所爱,行...

  • 《加勒比海盗5》:清茶与咖啡

    背叛与合作,邪恶与正义,诅咒与救赎,财富与梦想,矇昧与科学,虚妄与现实…… 每个时代都不能够简单的...

  • 历史药方2:时运不济的牢骚

    药方: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某个阶段,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人生的发展似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屈原:每个时代都应多些与现实掰腕子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jw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