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出门,我带了四书,一本细读,三本供额外粗读。细读的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今天看了另一本蔡垒磊的《认知突围》。
我并不认识这个作者,逛书店的时候看到,正好想着看看这方面的书,从前只是以文学书籍为重。这本书的名字貌似是畅销类。翻开后发现作者是一个运营自媒体成功的人,有自己的公众号平台,传输的是客观理性的认知思维。
他从自我,知识,金钱认知等方面讲我们自欺欺人的假象。有些是在理的,三观很正。
他讲了一些例子,很熟悉。比如当你劝一个人学习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说:我这脑子可不是学习的料。在一些人眼中,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学习不只在学校里的应试教育里,平时的工作、社交、管理都是一种学习,而他们把大多数时间用在无谓的玩乐上,空想,坐等机会中,也不肯踏实钻研些什么。而且人们更欣赏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来自于天生的智商赋予的聪明。后天笨拙的努力,除非你表露得毫无痕迹,就算先飞,你还是属于笨鸟。
一个人的认知确实决定了他的路能走多远。也有一些人总说道理都懂,却懒。其实只能说你认知不够,你依然会觉得努力无用。
我想到了我妹妹,我总是劝她读书,用刷抖音的时间去学点什么,她喜欢画画,我告诉她勤画,多看看他人如何做的。她总是不耐烦地听完,随后又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我再催促她,她又说哎呀,歇会的。
不是懒,是她们看不到她们希望的那个明晃晃得吸引人的结果挂在眼前,她们站在空荡荡的一片荒漠里,有人说前面就有绿洲,可是她看不见,于是她只能坐在地上哀嚎。
她们总是抱着一个确定的结果,再努力。不然就觉得没有动力,会徒劳。而一切都有既定结果,估计都乱套了,人人都挤破了脑袋吧。
有些词汇,像坚持、努力、拼搏,听起来就很老掉牙,鸡汤,可是它却是你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不要看不起那些拼搏的人,比起这些你觉得老气的品质,他们能在无望的黑暗里依旧相信希望,自己升起一束太阳,更让你汗颜才是。他们孤独地向心中的光明匍匐前进,那些狼狈的日子你不曾有过,是你压根连通往光明的路都没有踏上,因此最终收获成功的只能是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