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也叫生命作用力,同时也可以叫生物作用力。生命力是生命个体维持自我存在的能力。在这里,生命力专指生物的生命个体维持自我存在的能力。如果往宽泛里说,包括文学的、神化的、原始哲学、宗教的,则生命力可以被理解为客观世界一切具体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能力。这种宽泛的生命力,对于具体事物来说,就是具体事物物质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的存在,不同的具体事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物质结构形成了它们内在的凝聚力;空间范围形成了它们的外在环境;运动状态形成了它们的发展趋势;时间延续形成了它们的因果联系。具体事物其所以具有自身特定的物质结构、其所以具有自身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以及自身特定的运动形态,原因就在于客观世界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其维持自身存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反映在具体事物本身,就是具体事物本身的自组织能力;反映在整体的客观世界,就是整体的客观世界在特定的时空节点上的系统合力。这个能力,这个合力,依赖于四种基本力而存在、而变动。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一切文学的、神化的、原始哲学、宗教的生命力的存在,都具有着一种符合客观的自然合法性。在此,对于人们所说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都具有生命力、甚至一切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都具有“灵性”的说法,我们权且把它们称之为泛生命力学说、泛灵魂学说。不管怎么说,虽然这种泛生命力学说、泛灵魂学说,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绝对的正确性,而且,这种泛生命力学说、这种泛灵魂学说,曾经在哲学体系的建立方面起到过绝对的主体作用。但是,在这里,我们仍然将生命力界定为生物个体特有的维持自身存在的能力。因为在这里,我们将突出地研究生物个体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非生命个体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的意识、思维认识具体事物及其客观世界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况且,通过对于生命个体维持自身存在的能力的把握,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自当能够把握非生命个体维持自身的存在能力。而这,又是从特殊到普遍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于生命力和泛生命力的认识和比较,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哲学重建的道路上,生命力和泛生命力,我们一样都不能丢,一样都不能少。
与自然作用力相比较,也就是与非生命的自然个体相比较,生命力的存在、亦既生命个体的存在是十分狭小、十分有限的。目前,在浩淼的宇宙体系中,我们惟一能够确定的,也就只有地球上极少量的自然物质系统存在着生命个体、以及由自然物质系统和生命个体共同维持的整体的生态系统。相对于生命个体及其生态系统来说,生命力其所以重要,那是因为一旦没有了生命力的存在,则生命个体及其生态系统就将随着生命力的消失而分裂、而消亡;生命个体及其生态系统之间也将随之失去特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自然作用力的特殊存在,生命力是生命个体及其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的、必须的内在条件。与自然作用力相比较,生命力的独特属性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命力完美地将自然界中一些特定的、原本可以”毫不相干”的物质组织起来,并且使这些物质按照严格的成分和比例共同参与了生命个体的生物运行机制。具体来说,生命就是以碳元素为核心的有机物氨基酸的存在形式。二、生命力不但可以把包括氨基酸在内相关物质组合起来形成生命个体,而且,它可以使得生命个体具有自我生长、自我复制、自我繁衍的生物特性、功能。这种特性和功能,是非生命个体所没有的。三、生命力可以促使生命个体适应不断变动的外在环境,使得生命个体的存在形式、生命活动所在的生物种群不断革新、不断进化。生物种群的自我革新、自我进化,是生命运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生命力推动的生物进化,则单细胞生命无法进化出多细胞生命、则没有植物和动物的分化、则没有植物、动物的各自进化。四、生命力不但可以使得生命个体、生物种群处于革新、变动之中,而且,生命力可以使得生命个体与生命个体之间建立起特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是相互依存的、也可以是相互排斥的、也可以是一种生命存在必须以另一种生命存在为前提、为条件的。也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生物种群的生态链生产了;也正是在这种互动过程中,生命本身的感应能力产生了;甚至于生命个体的感觉产生了、意识产生了、直至人类的主体意识产生了。五、生命力的存在,使得自然物质的存在系统,从单一的能量代谢的运动机制之中,直接地产生出了特定的生命个体的物质代谢的生物运行机制。生命个体的物质代谢,也叫生命个体的新陈代谢。这种生命个体的新陈代谢:一方面在于生命个体必须不断地吸收外在自然的营养物质、营养元素;另一方面在于生命个体必须同时排除自身多余的、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自身机体之内的无用物质。生命个体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个体的存在区别于非生命个体的特殊功能、本质特性。这即是说,没有新陈代谢,便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便没有生命个体的存在。六、生命力的存在,使得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运动型态,从原本的非生命个体的无目的运动型态,逐渐地产生出生命个体的具有目的性、目标性的运动型态。由于生命力的存在,随着生命个体的发展和进步,原先那种具体事物与具体事物之间随机组合、随遇而安的情况逐渐地被生命个体的"有意识"、“有目标”的选择和组合所代替。从而使得不同的生命个体对于不同的客观外在环境具有不同的选择性、适应性、改造性。正是在生命力的推动之下,当生命现象、生物种群、生态系统最终变得日益复杂、日益完善的时候,生命力以它强大的动能,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了生物的多种多样、生物的共生共荣。现在,我们知道,跟四十亿年前相比较,我们的生物系统,已经由单纯的原始生命的物质存在,一步步地产生出了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群。这些生物种群之间,紧密相关、互为生存条件,各个生物种群共同作用,共同维持着整体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存在、整体发展。
生命力及生命个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反映在具体事物的物质层面,它是特定的物质元素,在特定的外在环境之中通过相对自我的自组织能力产生的、发展的;生命力及生命个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反映在时间和空间特性方面,则生命现象的存在是客观世界特定的宇宙空间、特定的地球环境在特定的时空节点上所出现的特殊存在;生命力及生命个体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在运动型态方面,则生命个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物质交换系统、物质交换规则。这种新陈代谢的生物功能的存在,是生命个体特有的区别于非生命个体的特殊的运动型态;生命力的存在,与非生命力、亦既泛生命力相对照,反映在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性,则生命力无非就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作用力,然而,这种情况,反映在生命个体及生态系统,则生命力就是自然作用力的特殊体现、特殊存在。
探索生命力的哲学意义在于,它把自然本质和生命本质,把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连接起来,从而使得生命本身即属于自然,又独立于自然,从而使得人们可以面对自然体验自身的存在,同时又在自身存在的基础之上探寻自身的情感依托、自身的理性执着。
据此,哲学的思维逻辑,以及哲学的存在意义,就是我们循着非生命的存在去探索、去寻求生命本身的存在,生命本身的意义。这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框架,就是我们中国人古来就具有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维模式、思维框架。与此同时,以客观世界的具体存在为出发点,以人的意识存在为最终归宿,这又是西方哲学文化所孕育出来的科学精神。就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现代哲学文化比较而言,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强调的是整体的强制作用;而西方现代哲学文化强调的则是个性的独立、自由。因而,面对当代的哲学困境,唯有东西互补,东西结合,我们才可以建立与重振哲学的雄风,我们才可以让我们的哲学文化再次完成时代赋予它的新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