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放寒假了,和我相处的时间变多,突然觉得自己对她变得挑剔起来,有时看到她字没写好,会急于去纠正她;看她做寒假作业,也时不时会提醒她这个那个,几次下来,自己和小妮的感觉都不好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对,似乎走入了挫折教育的道。
批评、挫折教育是我们最容易走的教育路线,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本能反应,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是被挫折教育过来,我们也总是认为我们自己不够好,所以、如“代际传递”般,面对孩子,我们常常会本能地只看到问题,本能地去说教、批评孩子。我们试图用这些方法让孩子产生主动的提升行为,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能推动看得见的改变行为。
社会心理学里的“自我效能感”给了我新的认识。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三个方面:
◇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做还是不做);
◇ 影响活动的情绪(愉悦积极还是消极被动);
◇ 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努力做下去还是轻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自信,在面对挑战、要求时越会选择去主动尝试、努力和坚持。而个人成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个人成败经历产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所以,如果能让孩子持续成功就能持续增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并让他更容易产生持续性的提升行动,形成良性循环。
但实际上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孩子很多时候会处于看上去比较挫败的状态,比如成绩不理想、在比赛中失败了,在群体中落后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常用两种方式激励或者鞭策孩子,一种是责备批评、拿别的孩子比较;还有一种是对孩子说“宝贝,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加油。”或者设定物质奖励。
这两种方式都不属于真正有效的推动方式。责备批评、比较尤其是父母带着情绪、贴标签式的批评容易让孩子产生更低的价值感,反复经历后容易产生无能为力、自我放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而泛泛的语言鼓励或者物质奖励也无法让孩子联系自身经验产生持久的内在力量,其作用就如气球打气一样,刚打气的时候气球很大,信心满满,但时间一久或碰到困难却很容易瘪掉。
很感谢邓光辉老师提到的“成功感“一词,增长“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让孩子产生“成功感”,“成功感”不等同于成功的结果,而是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就是说即使看上去是失败,我们依然可以帮助孩子发现或创造一些小成果,体验到成功的感受。不断创造成功体验就会帮助孩子产生内在动力和良好的自我认知,最终产生成功结果。
关于成功感的创造,这些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的:
★ 每次要批评孩子前,先静默三秒钟,运用“三秒禅”法,提示自己:让我先看看他做的好的地方。无论怎样不理想的状况,努力先看到孩子做到的地方,肯定他,让孩子不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这一点非常难,需要修炼)
★ 平时,少表扬成绩、名次之类表相的成果,多找到机会鼓励孩子的努力、独立、毅力、思考力之类品质表现。
★ 在孩子落后自信不足的时候,运用一些鼓励技巧,比如适当示弱,请教孩子;孩子做到一点,哪怕再小的点,即使没解出题,也把他做出的一两步步骤或者一点思路作为小成果而肯定他,和他一起为自己的努力、点滴进步鼓掌,让他体验“成功感”。
★ 不简单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安慰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只有有反思、有改进的失败才会创造成功的机会;
★ 帮助孩子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出问题时只着眼当前事不针对人,不扩大、不贴标签,运用反馈式沟通而不是简单批评。
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一个人在重要领域里反复失败或受挫,容易产生自卑,甚至习得性无助而放弃自己。(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反复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这种状态会导致一个人感到无助抑郁、愤怒、自我评价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等变化。),成功才更能推动成功,某种意义上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在我们看不见的学习生活中,因为激烈的竞争、学业压力、群体评价比较,大部分孩子都会频繁地感受到受挫,孩子的察觉能力通常很强,解释能力却又比较弱,容易产生错误的归因,而导致对自己能力、价值的质疑,这种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很大程度会影响学习的动力和效能。
而我们能做的,不是说道理,不是责骂,不是比较,而是帮助孩子修复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变孩子无能为力的感觉,把他们的能量杯加满,让他们带着自己内心最大的自信重新出发。
始终相信孩子,只要有不断的成功体验,就一定会产生成功结果。我也得不断提醒自己,觉察、修正,才能帮助小妮和自己有更积极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