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年我的生活观发生了很多变化。
比如装修风格,以前喜欢沙发上堆满毛绒玩具,狭小的空间里色彩丰富又有趣,现在开始追逐各种把家『变空』的方式,对着『极简主义』比心;比如买衣服,以前遇到新奇又有吸引力的风格就想尝试,每天都往衣橱里塞啊塞,恨不得把每件单品都买下来,现在会一眨不眨地关掉淘宝打折页面,附带随手把辛苦攒下的『心水好物』移除收藏夹。
以前总是不停地想,如何把空间用好玩的东西填满,现在则是挖空心思想把周围变『空』。我的确变了,变得越来越少能感受到『收集』的快感,取而代之的是对『简洁』越来越多的欣赏和喜欢。
发现这个变化之后我特意玩味了一下,很有趣,以前觉得大过天的原则,现在觉得真没那么必要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果然是在潜移默化中。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又怎么变化到这一步呢?
大概要追溯到小时候。
仔细想想,有时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其实是为了填补心底的『遗憾』。就像小时候不被认可的『公主梦』,成年后可能会转化成对粉红泡泡袖和蕾丝洋装的执念,小时候被勒令禁止的游戏卡,长大了可能会变成超豪华大礼包的ps4。
我们总会做一些事情,来弥补曾经的缺失。
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弥补,而是『替代』。
BBC有个纪录片是关于『囤积症』患者,不论是买的也好,捡的也好,TA们不停地往家里拿东西,哪怕垃圾堆到天花板,自己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也停不下来,TA们无法控制自己,因为TA们病了。
看了那一系列影片我发现,囤积症患者大都在少时经历过战争年代,或是过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囤物,大概是弥补当时心理创口的一种方式,只是很不幸走到了极端。
2.
仔细想想生活中我们也是一样,无以解忧的时候会选择『买买买』,郁闷沮丧时会选择『花花花』,焦虑不安时会选择『吃吃吃』,现在各种线上课兴起,对未来不知所措时会下单一堆课程,对自己『填填填』。
可这些并不是人真正的需求。就像你买了一堆公主裙和游戏机之后,或许就会觉得不过如此而意兴阑珊,那种满足感并不能长久。你吃掉了一堆东西,填了一堆『知识』,看似『胃』和『脑』都满了,可依然觉得不踏实。
实际上这些都不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为它们并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是『寄托』而已。把不重要的东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换来的结果就是『问题』无休止的循环和重复。
我大概是在一两年之前开始有所变化,那时情绪累积到了一定程度,生活又突然出了些状况,以前芝麻绿豆都大过天的人,要接受泰山压顶的压力感。
于是,频繁的down到谷底之后,承受力的『阈值』也发生了变化。迫使自己不得不面对现状、思考未来,严肃认真的问自己: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到底自己要什么?
到底什么最重要?
也是那时候开始丢掉风花雪月的书,认认真真读一些所谓『干巴巴』讲道理的文字,开始老老实实践行一些小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不安越来越可控,诚实笃定越来越多,心变得明朗起来。
一旦有这样一个开始,接下来就是梳理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越理越high,越加越多,最终人生的『wishlist』的上写了满满一长串。
而此时你会发现,心里装得越多,就会希望外界的东西越简洁。
3.
曾经看过一个瑞典室内设计师的采访,她说了自己的一个设计理念,叫做『listen to the space』,你的空间是有限的,你要静下心来感受它,感受自己真正希望它成为什么样子。
听起来好像有点玄幻。
可当你顺着这个思路,即使不去感受空间,只是感受自己,不断向自己提问,不断寻找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很多围绕在周围的纷繁复杂就会散去,真正的有价值的核心就会显露出来。
奥卡姆剃刀提到原则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其实就是这样,抓住最重要的东西,其他一切都是可有可无的,盯住了那一点,自然就无暇他顾。
接下来自然就尘归尘,土归土。
所以简洁并不仅仅是『我的家中空无一物』那样少用一点东西,它是我们在内心明朗之后所建立起的一种清爽有序的秩序,以及我们自己对这种秩序的掌控。
看不清方向时,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当前路变得明朗,行囊会越来越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