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前端那些事儿产品之光产品大学
学习笔记#1: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微信阴影下的社交App发展,以

学习笔记#1: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微信阴影下的社交App发展,以

作者: 小狐狸佳佳 | 来源:发表于2015-09-28 16:32 被阅读334次

    试着把每天学到的知识汇总成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一是复习当天的收获,一是把好的内容分享出来和小伙伴们共勉。

    总结的有点长,挑感兴趣的看看吧~

    摘要:

    1、产品: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产品经理需要怎样的思维?

    2、交互:针对从纵向到横向转屏的交互设计基础

    3、运营:有趣的做人,对产品的运营,推广,创意有什么好处?

    4、趋势:微信啊微信,如何才能跳出你的魔障?

    5、App推荐:读读日报

    6、人生需要Relax:程序员专用早餐

    那么今天的学习总结就开始咯。

    1、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产品经理需要怎样的思维?

    原文链接:http://zaodula.com/archives/16702.html

    先搞清楚什么是思维?理解为思考问题的本能的行为方式

    那么产品经理的思维,由于这个职业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群多种多样,就要求产品经理具备全面的思考能力,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思考方式。

    有点感受颇深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具备同理心”这种结论的确是大部分产品经理都会说出口的标准答案,但真正的干货是,怎样的行为才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怎样的心态才是具备同理心?

    文章中给出了11种思维方式,不只是产品经理,对作为交互设计的我也同样有着明确的警醒效应。

    (1) 放下自己: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你可能更熟悉另一个说法:同理心。

    (2) 不抱怨,思考解决方案:与问题成为朋友,学会与它共处。

    (3) 主动担责,不推卸不逃避:先想自己的问题,哪怕别人是主因。

    (4) 执行高于计划:你还在等什么,谁开始跑步的时候都摔跤。有时候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

    (5) 放空自己:你认为别人应该知道的≠别人知道的。在交互设计中感受很深,自认为十分常规和简单的操作,却无法让真正的使用者理解。

    (6) 挖的深,看得真:真实的诉求像女孩子的爱情,不会轻易得到,但绝对是值得挖掘的宝藏。做产品,做设计,绝非单打独斗,团队的共同思考,集中讨论,会给产品和设计带去新鲜的灵感和每个人更深层次的领悟。

    (7) 不做传话筒:说的不等于要的,不要听一面之词。用户的反馈可以是最有用的,也可以是最没有用的,像(6)能够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就是有用的,反之,不加分析的把用户的诉求当作产品的真实需求,有时候容易弄巧成拙。

    (8) 不急于做决定:努力看清事情全貌后再判断。

    (9) 先谈价值,再谈利益:要为团队/公司开发一条利益增长的曲线,但在这之前先谈谈你创造了什么价值。核心不是它怎么赚钱,而是它有什么用。

    (10) 你只是其中一员:做个HUB,而不是CPU。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相信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11) 质疑一切,挑战自己:拒绝把存在即合理当作座右铭,把challenge当日常、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学会颠覆自己的固有想法。自己在这方面仍需努力啊。

    2、在设计可适应转屏的App界面时,有哪些基础知识要掌握?

    原文地址:http://www.doo-plus.com/zh-cn/blog/2015/09/26/from-portrait-to-landscape/

    说白了就是由纵向切换到横向时,界面的布局、元素在变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文章中拿Youtube举例,可是很遗憾,墙内的偶无法体会,我就说说使用iOS时,转屏设计的一些感受吧。

    由于iPhone6,iPhone6plus的出现,bigger than bigger,从iOS8开始,系统就支持横向显示了,习惯了锁定旋转的我,刚刚面对这个特性时,还是森森的不习惯……因为横向的手机屏幕,对于女生的手还是有点长诶。

    举2个iOS横屏时,UI变化的栗子:

    (1) 桌面。原本底部的四个图标,会移动到右侧,纵向排列。其他图标,顺序不变,只是横屏后,每一行显示的图片数量由4个变为6个。

    (2) 设置等系统App。设置界面在横屏后,和iPad基本无异了,左边菜单,右边展示详情。但状态栏被隐藏了。兼容了横屏的系统应用都是如此,不知是否由于状态栏会占据界面空间的缘故。

    文章中总结了4点设计方法:

    (1) 流畅类。这个方法保持了横竖屏界面中元素的一致,也许布局会有轻微的变化,甚至有的横屏只是宽度做了扩展,布局保持不变。

    (2) 延展类。横屏和竖屏的设计就不像第一类那么一致了,横屏比竖屏默认展示了更多信息,而竖屏中是需要触发某个按钮才能展示出这类信息的。

    (3) 互补类。这类设计中,横屏和竖屏所表达的信息量是一致的,但展示方式不同。比如说,横屏是通过图来表达,而竖屏则是表格。

    (4) 延续类。不是很能通过原文的例子来理解,但实际生活接触到的此类应用还是挺多的,比如视频类App,横屏是全屏展示播放界面,而竖屏时,上方展示播放内容,下方展示和当前视频相关的信息,例如,集数,评论,相关视频等等。

    另外,文章也提到了2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 App默认的方向最好和设备的系统默认方向和功能相符合,而不是相反。

    (2) 假设App默认为竖屏,那么在某些界面适当加入横屏的展示模式,会提高用户体验。比如,下厨房中,在看菜谱的时候,如果把屏幕横过来,菜谱会变为每一步骤一个界面的展示方式,只需要滑动手指就能做到查看每个步骤了。

    3、为什么要强调有趣?

    原文链接:http://www.woshipm.com/operate/211318.html

    我们做产品的目的最终还是打动用户,让他们来使用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手机App,可以是广告,可以是运营模式,等等,但始终逃不脱和人打交道,与人沟通,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有趣”。

    文章中出现的调查数据把我吓了一跳……它说每天每个人打开手机的次数是267次,受调查的人群,平均下来每天每人会和100~200个品牌接触,说信息爆炸是不为过的,所以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有趣创造有效。有趣不是粗制滥造,不加思考的追逐热点,而是真的想好做一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 主动传播的动力是“我”。(这段有点没看懂,作者突然就切入90后这个人群了)

    (3) 创意不是天马行空,是扎实理论+勇于实践的结合。了解常识挺重要的,不了解而一味的跟风做,就难以超越。

    (4) 创意不难。说创意太难,有时候是因为我们把时间花在插科打诨上,而不是认真的观察和接触生活本身。

    (5) 结合自身品牌去追热点才更加有趣,有效,有意义,有钱赚。在读微信公众号的时候这个感受还挺深的,遇到全民热点事件,好的公众号会把自身品牌和热点相结合,把别人的热点转换为自己的热点,而不是单纯的照搬,为别人的热点做了嫁衣。

    (6) 克服恐惧,多多尝试。

    (7) 只在乎你在乎的人的看法。毕竟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受众,目标用户群,打造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而不是路人甲乙丙丁说你不好时,你就怀疑自己的方向。

    (8) 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不是淡漠。

    4、逃不出微信的巨大阴影,社交App市场能否迎来春天?

    原文链接:http://www.woshipm.com/evaluating/211162.html

    最近Kentzhu老师的公众号也提到了:“微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掌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太多的时间,虽然用户消耗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微信所能掌控的更多。”

    细思极恐,这说的简直就是我的日常:睁开眼第一件事儿就是看微信、刷朋友圈,无聊的时候看微信、刷朋友圈,睡前看微信、刷朋友圈。。。一天里碎片的时间几乎都贡献给了微信,甚至看公众号都快变成学习的路径之一了,囧……

    回到文章中,虽然各类社交App层出不穷,但不管从什么角度切入,都难逃微信阴影的覆盖……求阴影面积。稍微相熟一点的人,大多会说:加个微信吧。

    具体到每一类的社交应用,又都面临着哪些问题:

    (1) 图片社交。抓住了女性用户,以及人们分享炫耀的心理,图片社交不难生存,但是,迭代慢,可复制性强也同样是图片社交的弊端。

    1) 脸萌。刷爆朋友圈神器,当时还有“让脸萌滚粗朋友圈”的号召,当然也融到了A轮。如今我的手机上已经没有脸萌了,而且如果不是看了今天的文章,竟然想不起曾经用过这款图片App。

    2) 足记。靠电影大片的噱头火遍大江南北,2015年7月获1000万美元A轮融资。可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静悄悄的卸载了足记。

    3) 织图。的确没有用过。

    4) In。和Nice有点像,女性视角,打造时尚,贴纸,兴趣,滤镜为主体的图片社区,试用过,但不是很有动力像微信一样每天刷一刷。

    5) Emo。的确没有用过。

    6) 啪啪。讲真,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喜欢用啪啪,当初主打声音+图片的模式也是很吸引女性用户,用户也玩出了许多模式,网红、个人电台、英语角等等,后来大概是视频社交应用的风生水起,啪啪也逐渐转型为电台类的应用,只是对它的兴趣越来越淡了。

    (2) 短视频社交。记得从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曾分析过啪啪“声音+图片”的模式,说白了就是短视频的原始模式,只是那个时候受到网速,带宽的显示,短视频发展缓慢,随着硬件设施的日新月异,短视频也能越来越多的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了。

    1) 小咖秀。原来小咖秀是2011年就上线的应用,但直到2015年才因为各路明星的加入为更多用户所知。这App太考验演技了有木有……

    2) 美拍。比起小咖秀还是更喜欢美拍,小屌丝也能拍大片的即视感让人成就感爆棚啊。

    3) 秒拍。唯一的印象是:它是新浪微博的⊙﹏⊙b汗

    4) 微视。没有怎么用过。

    (3) 陌生人交友。只想到两性交友实在狭隘了,还有很多基于兴趣,地理位置和工作的社交平台。

    1) 请吃饭。宅女的我,木有用过……2015年4月已获得1711万美元B轮融资。

    2) 相约。宅女的我,木有用过……

    3) LesPark拉拉公园。异性恋的我,木有用过……不过想起很多年前,一个同事开玩笑似的说,打算做一款Les或Gay的应用,肯定能火。哈哈哈,预言帝。

    4) 快约。宅女的我,木有用过……不过这款App看起来更偏重实用性,用户可以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在平台上出售,快约可以帮助企业家约临时助理、帮助展会找到模特、帮助用户找到需要的手艺人。

    5) 探探。宅女的我,木有用过……

    6) 美丽约。宅女的我,木有用过……

    7) 派派。宅女的我,木有用过……

    8) 约约。宅女的我,木有用过……

    可见,我不是陌生人交友App的目标用户群啊,但陌生人交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生长空间。

    (4) 商务社交

    脉脉、机遇、人脉通。这三款基本没有用过,不过想起最近用到的一款:“赤兔”,虽说也是职场社交App,但手感很像朋友圈,也许我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人群吧。

    (5) 兴趣社交。另辟蹊径,但难免受众过窄。

    1) 运动社交。这大概是今年最火的一种社交方式了,马甲线,人鱼线都练起,到处都是打卡,燃脂的分享。

    2) 宠物社交。

    3) 医疗、整形社交

    4) 阅读社交

    5) 校园社交

    可是,最终这些社交App都逃不开微信的阴影,聊得好的就最终加个微信,聊不来的大不了卸载了App也不会心疼。

    5、App推荐:读读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woshipm.com/it/211142.html

    上周,知乎推出了新App:读读日报。

    最早从钛媒体上看的,后来发现很多科技媒体都有提到读读日报了,看来宣传力度还不小哈。

    自然第一时间下载来用,不过,新手引导的过程的确有些慢,这大概是内容类,尤其是需要关注后才有内容的App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次”。第一次没有关注的对象,除了默认推送一些内容,就必须要用户自行关注了。虽然这一步费了不少力气和用户的耐心,但接下来的使用就顺畅很多的。有人说,读读日报是知乎日报的升级版,以人为本。

    受益的还是读者,聚合型的读读日报,整合了大量的知乎以及其他资源的内容,似乎想要成为个人兴趣资讯获取的入口,来占据用户更多的阅读时间,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让用户对这个App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既做编辑,又当读者。

    有优秀的内容可看就是好事,对读读日报拭目以待。

    6、分享一组程序员专用早餐,话说这华夫饼太大了,可以不用吃午饭了,哈哈哈(来自新浪微博@求是设计会)

    原文链接:http://weibo.com/1782871497/CCAUUpQu7?ref=home&rid=9_0_202_2669529999458750074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1: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微信阴影下的社交App发展,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mw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