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纵是最深的夜里,总有一束光

纵是最深的夜里,总有一束光

作者: 书叉脸困觉猪2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13:28 被阅读0次

文 / 陈红华

被当地人称为“美院”的毕浦中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依托偏僻山村的地理位置,传承着“住在学校、守望学生”的朴素情怀。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在乡村,在“鸟鸣山更幽”的世界里,单纯坚守,成就自己,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

一次偶然的到访

2020年10月的一天晚上,瑶琳镇人大主席姚强军和党委副书记吴忠华,相约往毕浦中学走一走,他们都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趁着在镇里值守的间隙,来母校走一走。

夜色中的毕浦中学静谧祥和。两位从这里走出去的领导,没有打扰别人,在校园里走一走,记忆读书的岁月,聊起在学校的人和事。他们在灯影里徜徉,在“梧桐醒椅”(吴书记这一届班级同学集体捐赠)前驻足,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教室里,学生在自习,教师在讲台督班、批作业。悄然无声里,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

走进行政楼,这里亮着不少的灯。

一楼。教学副校长胡小江在忙着落实承办杭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细节。教科室主任王晓平在整理、审核评职教师的各种材料。旁边的政教处,袁继东在落实学生自管会成立细节,宓姚波正为明天的业余团校成立仪式做准备。

二楼。德育副校长邵剑华在拟美丽班级评比方案。校长办公室里,童海峰正和书记聊着一周来师生的观察反馈。

“校长书记都在上班啊!我们不是来查岗的噢。”吴书记打趣道,他原来是我们教育局的副局长,对这里,对老师也比较熟悉。“毕中,是读书的好地方,你们俩要好好带。”

“学生学习氛围不错,”姚主席说,“教室里蛮安静,认真的。”

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座谈里,关于校史,关于这里曾经的人和事,以及当下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等,在看似闲聊中,有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临走的时候,不知道两位领导的心里,是否充满了暖意,是否放心与慰藉,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次偶然的到访,依然带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比如初心、传承,还有担当。

对于一所寄宿制初中来说,住校的教师多了,互相影响,形成一定气候,最终形成了氛围。当然,氛围与人气,首先在班子,静得下来,守得住心,担当的力量和学校的氛围就会凸显出来。

N次这样的夜晚

初冬,山村的夜,似乎来得特别早。外面下雨了,有些冷。守在这里的每一个教师,各忙各的。校园里,依然灯影温热。

像往常一样,晚自习前,科学教师钱行早15分钟就来到教室。今天的作业反馈下来,需要先个别辅导一下。一看,班主任周梦华老师已经在班了,原来她也挤点时间,来订正作业。

像周梦华一样,官慧兰、潘俊钰等女教师,家都在外地,而且都是班主任,平时就是以校为家的。一到夜晚,办公室又成了她们蹲守的地方,备课、批改、课间学生个别谈话,或是电话与家长沟通,许多幕后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在晚间完成的。

“习惯了在学校里的生活,单纯一些,也是好的。”周梦华老师说,她趁着学生晚自习下课的时间,洗了衣服,又赶去女生寝室看看,就像当妈的对子女一样。

粗略统计一下,住校的教师还真不少,常住的就有二十几位。每一天,将近一半以上的教师住在学校。

今晚不当班,华春芳在安顿好读小学的儿子后,依然回到了办公室,期中考刚过,有几个学生需要个别谈话,今天的作业,有几个也需要订正。一下课,就有学生到办公室里来了。后来他索性站在教室走廊上,有需要,他就面对面辅导一下。

李波也没有放学就回去。儿子在县城读初中,他稍微空了一点。家里没什么事情,他就迟点回。不是不放心学生,而是他在,学生就像吃了定心丸,学习的劲头显然大多了。这不,美丽班级评比,他所在的班级又是年级第一。

黄琴芬,这位援疆一年半回来的英语教师,任教初三英语,利用没有晚自习的时间,正在办公室,与新疆的学生视频连线,解答他们的疑问,也和他们交流一下感情。在新疆的日日夜夜,黄老师殚心竭虑,忘我工作,深受学生喜爱。在这里,她同样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值得点赞。

严林军,本学期任初三年级组长,更是坚守在初三年级所在的教学楼,事无巨细,落实落细。那几棵柚子树、桂花树啊,见证了他在身边的每一夜。

试想,课间,学生走过,看见自己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还在办公,多少有些动容吧。

王根祥、盛秀慧、华红俊、华春芳、谢春蓉、陈雪琴、王越亚等教师,周日至周四,也都住在学校。校园里,办公室里,总是有他们的身影。即将退休的王根祥,也会在晚间赶工油印。

还有胡立志、唐莉、殷潇丽、钱行、刘晨、张垚君、张亚琼、郑鑫田等年轻教师,也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校为家。利用晚上时间,备备课,批批作业,与师傅请教交流,或者策划一下班级活动。钱行和张垚君,还利用晚间,编辑学校微信公众号。

当班主任的,不管自习与否,都会在自习下课后,去男生、女生寝室转一转,督促就寝也好,谈心谈话也好,走在学生宿舍里,就是走在学生心里。

即便像徐永逸、陈蓓菁这样家在东琳村的教师,也住在学校。晚上有足够的时间,在操场上走走,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论文、课题,就是这样的时间里打磨出来的。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本身就是意义。

站在“潇湘观鱼”的一方水塘边,几十条锦鲤沉在水底。不远处,唐诗宋词在灯影里生辉。如果把时间拉回到毕浦中学办学的历史上,那么,又有多少位教师,在这里,在每一个最深的夜里,与锦鲤,与灯影一样,守望着山村的孩子们。

向所有这样的教育者,致敬!

相关文章

  • 纵是最深的夜里,总有一束光

    文 / 陈红华 被当地人称为“美院”的毕浦中学,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依托偏僻山村的地理位置,传承着“住在学校、守望学...

  • 总有诗情纵天地,不及隐士含光曲。

  • 何时

    我举着一束光,在黑夜里走着

  • 点亮自己(照见)

    成为在黑夜里的一束光,点亮自己。

  • 请给我一束光

    请给我一束光 照亮前进的方向 请给我一束光 在冬夜里不再迷茫 请给我一束光 即使跌倒,我也不再慌张 追寻梦的方向 ...

  • 秘密

    文/若冰 我把你 我最深沉的秘密 藏在谁也看不见的死角 你是我黑夜里的全世界 时光经年的黑暗里 你是我唯一的一束光...

  • 总有一束光

    去拜访朋友,自回城后第二次见她,第一次是我“隔离期”未满,她刚好年前事满,所以匆匆忙忙…… 年后按以往的惯例推算着...

  • 2017-05-09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 一束光

    黑暗中,总有一束光,足以照亮你的美

  • 黑夜里的一束光

    我又回到读书的时候,还是中学的那些同学,那个学校,那间教室,那张桌子。只是同学少了很多。但是我是以现在的身份回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纵是最深的夜里,总有一束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o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