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教室》这本书,我像是在做阅读理解一样,每天对一个细节有一些碎片化的思考。完整梳理需要系统感受,所以连贯阅读还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投入,专注地提问,阅读,分析教室的数据,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解决方案制定出来。
今天感受的问题是教室数据的理解,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理解了第七章中提供的工具和附录B中有关于“班级会议记录表”任务单。
今天阅读的内容就是第六章的理解教室数据,按照这是第二步操作容来看,对抗逆教室的数据,依然还保留一份好奇,比如这份数据是通过测评得出来的,还是提供出来的一些标准对照的。
数据从评估中来,第一步进行班级评估,教师特征的概念框架中每个人的理解,抗逆性数据是影响抗逆教室的六个因素,相关的问题框架下有不同的内容,比如附录A中的班级图谱量表。
任务单中的问题可以提高团队对薄弱环节的理解,任务单的内容是什么呢?
教师对教室抗逆性的理解可能带有主观性,团队需要对这一点保持敏感。
收集数据,分析需要理性和客观,重要的是多种因素分析,个人的判断带有主观性,所以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团队的分析更客观一些,所以需要讨论和研究数据,不能让先验经验代替讨论的过程。比如,以后收作业时间说清楚,下课铃声响,就准备交作业,课代表来送作业的时候,提醒一下什么时候记得把作业带回去给大家及时的反馈。
明确教室变革的目标,目标用语应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来描述,量化可操作,容易评估。
而能力需要培养,综合评估问题,客观对待数据,理性分析。能够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解释,方向更明确一些,比如学科小组的讨论问题,能够具体,对话的形式能往前看得长远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