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明时节艳阳耀,车来人往上坟忙。
燕子声声菜花黄,落花纷纷离别伤。
(二)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清明上坟,上坟祭祖。
昨晚父母约定,今晨七点,叫我先生去接他们,然后一起去我爷爷奶奶坟头祭扫。
接上父母和侄儿,一车五人,去往东湖那边的山里。
当初爷爷奶奶还健在时,之所以选坟址在那边,是因为我爷爷的外甥们都在那里。
今天一早艳阳高照,可是前天、昨天都下过雨,今日走的人多,还不时有几辆汽车和电瓶车从仅容一辆车开过的狭窄机耕路上开过,所以去往山里的道路泥泞,行走几多不便,我拉着母亲的胳膊,怕她滑滑摔倒。
通往爷爷奶奶坟头的更小一条小路,小竹和荆棘丛生,父母和侄儿猫着腰先钻了过去,我紧随其后,不料头发被荆棘勾住,我又退了回来。
这时,每年在清明节时帮有需要的人家清理坟头杂草和垃圾的一户人家里的一个男孩,拿着砍刀出现了。父亲让他先帮我们把通道上的小竹子和荆棘砍除清理掉。他笑嘻嘻的就一手抓住,一手挥刀砍。我见他裸着双手,都不戴一副手套,连忙关照他要小心。他没来理我,我先生说我多好省。我说人文主义关怀总要有的,说实在的,我对这样的人真的心怀悲悯的。
砍掉,清理完通道。父亲已经戴着白线手套在他父母坟头上清理枯萎掉的荆棘了。我爷爷奶奶坟头比较干净,除了这些可以手拔起来的枯荆棘条,更多的是青青的茼蒿草。我母亲叫这些为野菊花,我看看翠生生的枝叶的确像。我父亲说,有一年他来我爷爷奶奶坟头的时候,花开得真猛。母亲说,祖坟上有茅草和野菊花,说明祖上隐蔽,这些就不能清除。
母亲边说,边从篮子里取出酒盅、酒瓶、烛台、菜饭、水果、艾饺、馒头、米饭、蜡烛、银锭、纸钱,一一安放在祭台上。让我先生拿出打火机点着蜡烛,开始祭拜。除了祭拜爷爷奶奶,同时在祭台下祭拜地主阿太。
祭台水泥道地上也被春天疯长的竹枝遮住,母亲再次呼唤那个男孩来砍掉清理干净。我注意到男孩的手指关节粗大,扭曲变形,又不忍地问,你妈妈不给你准备一副手套么?这次,他回答我说,手套不戴的。
我爷爷奶奶坟头道地前,也有一对老夫妻在清理坟头上的竹鞭,他们还自己带来了锄头在清除。有一些费力的和清理下来的竹枝,让男孩去扔掉,也应承给他二十块钱。
我们每年去上坟时,他和他姐姐、父亲每年都会出现,有时各自出现,有时一起出现,帮人清理,人家给他们几十块钱,也有人家是既给了钱,又会把请完祖宗的酒菜都给他们。像我父母就是这样的,每年除了给他二十块钱外,把带去的所有祭品都会装进袋子里给他。
这时,埋头在劳作的男孩,就会唤“大大,大大”,和他长得同样相貌的他姐姐就会从附近过来,把这些食品拿走。
今年在我们祭扫和清理、淋土的整个过程,都是男孩帮助我们完成的。他姐姐是拿祭品时出现的,他父亲是我们下山路时遇到的。我父亲递给他一根烟,闲聊几句。一对长得酷似男人妻子的儿女,静静的立在身旁,笑嘻嘻,很知足的样子。
他们生活得艰辛,这是可想而知的。从闲聊中了解到他们家里养着四只牛两只羊,平时由姐弟俩和他们的母亲看管,男人去打些零工。他们长这样,在村子里恐怕也是倍受歧视的。看男人长得还蛮周正的,我爷爷奶奶过世也有二十多年了,所以早在二十年前就认识了这个男人,年轻时的他品貌还蛮灵的来。可能家里贫穷娶不起媳妇,才娶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女子来,偏偏一对儿女都遗传了母亲。不仅丑,可能智商也有点问题。感觉他们都没读过啥书。
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快乐,简单生活的快乐。只求温饱,享受自然给予,远离尘嚣复杂。
在男人站着和我父亲闲聊,一对儿女笑嘻嘻的侍立在旁时,我从包包里拿出手机,定格下这温暖的一幕。
阳光跳跃在他们的脸上、弄脏了的衣服上,愿他们也能被时光温柔以待,享受到人世间的温情与美好。
我在心里有默默的祝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