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哪都没去,有一天在家整理书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很多书都没有看完甚至没有开封,而有一种书,我是从头至尾都认真看了的,这就是一些朋友自己写的并签名送给我的各种书籍,其中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集,有杂文家的作品集,也有企业家的自传等等。
我为什么特别爱看朋友的书和文章呢?
理由说来很简单,记得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虽然我书柜里有不少好书,但很多书都没有仔细看甚至没有开封,因为好书太多,我现在真没有时间去看。在我眼里,朋友们写的书才是最好的书,换言之,我看朋友文章的过程,就是与朋友深入交流的过程。现在很多朋友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少有朋友在一起聊天能聊上半天的,但是。一本书却能看上半天甚至两三天,看完朋友的一本书,对这个朋友的了解一定远远胜过没有看他书人,下次见面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当今社会,交朋友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但我们很难真正能交到知心的朋友,我之所以愿意看朋友的书和文章,是希望能通过一个人的文章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志趣相投,脾气相投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知心的朋友,因此,只要是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能联系的朋友)写的书或文章,我都愿意抽时间仔细拜读,朋友的公众号我都会长期关注,一方面我把他们当成自己良师益友,另一方面也是对朋友的认可与支持。我想,朋友送书给我的本意,也是希望我能仔细看的。
也许有人说,做人做好自己就行了,别人认可不认可并不重要。而我认为,适度的虚荣心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有些人可以淡泊名利或者说着淡泊名利,但要真正做到是很难的。一些演员在台上表演时如果得到观众的掌声鼓励会更加卖力气,一些领导讲话时如果没有听众的掌声也会慢慢的失去激情,这说明对别人的认可也是一种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别人的认可与鼓励也是一种美德。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很多笔友,在大学时期,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有很多读者来信谈他们的读后感,这让我很意外,很遗憾的是我无法一一回信,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应该是我当时的粉丝了。虽然我不能回信,但每封来信我都认真看了,没看完一封信,就是得到一次鼓励,没有想到自己写的一些东西能给别人带来一些积极的动力或者精神上的共鸣,这也是我当时创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来到简书创作,相信也能达到以文会友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