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他们需要玩,需要活动,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老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是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
赏识学生,启发点拨,教给方法。
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的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读谁像谁,不像不叫艺术。太像也无必要。
备课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
备课要背本领,书写的本领,朗读的本领,造句的本领,写的本领,预设的本领等等。
所以教育家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铸造性格,榜样的影响作用确实是巨大的,深远的。
我国古来有所谓升降,就是说教师教学生不能光靠语言还得以身作则。真正的教育作用在语言跟实际生活的一致上。
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
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
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给孩子的都是一颗珍珠,它长大后岁月的视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为人生珍贵的项链。
我总希望我的学生拥有更多这样的珍珠,拥有一个金色的快乐的童年。
博大精深的京剧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培养了我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的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我的思维,启迪了我的智慧。
钻研教材要默,涉及教法要默,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那么多啊想啊。我有好多点子是坐在公共汽车上,躺在床上想出来的。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灵性吧,但是灵感不是别的,乃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的火花。而灵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都意味着一次提高。
朗读能力的高低还与一个人的情感情操艺术修养密不可分。
教师不是演员,但应具备演员的某些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