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山千黛书评——文学类读书想法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理想的读者,手握一本书的重生契机”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理想的读者,手握一本书的重生契机”

作者: 山千黛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16:13 被阅读0次

对于阅读这件事,搬家要首先考虑约三万本藏书如何安置的作家兼译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自然具有充足的发言权。在他的随笔集《理想的读者》中,他不但以身作则展示了自己是怎样阅读的,更明示了有创造力的读者对文学作品有多重要。在他看来,“文学是读、写双方的共同责任”,而“理想的读者,手握一本书的重生契机”。

曼古埃尔特别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感。一部作品单单在作者手中成稿还不算完,要在读者细细揣摩之后,才能焕发出无限生机。而阅读是很个人化的事,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总能给出各自的理解,这种“创造性诠释”正是曼古埃尔所认为的“读者无上权柄的所在”。

当然,这里所说的诠释,绝不是凭空揣测、牵强附会式的胡乱理解,而是读者调动自己的经验、直觉、知识,充分融入到作品当中,发挥思考力和想象力,运用智慧、灵感对文本重新组织最终使其“成为全新的有情生命”。这样阅读的结果往往是,一份文本,得到了多重解读,听一个故事,能听出一架子的书。

比如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先知、流浪诗人这些具有点睛作用的角色却总会有个遗憾的共同特征——失明。可能每个读者脑子里都闪过相似的疑问:为什么智慧的角色偏偏是个盲人?仅仅是天妒英才所以非用眼盲的缺陷来均衡才智上的天赋异禀么?是暗示其缺少眼光、判断不足取信还是恰恰借此隔绝现实、打开了通灵的视野?失明的寓意引人遐想,没有定论。

曼古埃尔在《失明记账人》中讨论了失明问题,并用“清醒而慈悲的记账人”来解读吟游诗人荷马,这个角度就很独特。在曼古埃尔看来,荷马用他的诗句忠实记录着世人的愚蠢行径,正如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泥板上郑重刻下账单一样。失明的荷马才能保持清醒,得以看清战争的真相而不被表象蒙蔽,同时又不乏对众生伤亡的怜悯,以慈悲之心记录而不至于尖酸刻薄。用曼古埃尔的话说,荷马的失明,正是用来“防止被感官误导,被俗套的现实分神,被预设的思考模式‘程式化’”。作为读者,也许同样要学会这种“积极的失明”,才能把荷马这位“清醒而慈悲的记账人”的诗歌消化吸收。无怪乎曼古埃尔会说,“诗人字斟句酌、百般推敲的创作,在写下最后一个句点的时候告终,在第一位读者的眼中复活”。

不管荷马是真人还是虚构的人物,曼古埃尔对失明特征的解读,的确为理解荷马诗歌以及类似角色设定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拓展了对文本本身的理解。

对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对有创造力的读者来说也很重要。曼古埃尔曾经做过博尔赫斯的朗读人。这份独特的经历,让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博尔赫斯,也让他能够在《恋爱中的博尔赫斯》中从身边人的角度去解读博尔赫斯的作品。

博尔赫斯从情感的角度解读过但丁的作品,“认为但丁写《神曲》,为的是要和贝雅特丽齐重聚片刻”,曼古埃尔认为,“博尔赫斯对但丁命运的解读,有助于我解读博尔赫斯”。其实,贝雅特丽齐对于但丁,就像是一个完美恋人对于博尔赫斯的一样,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向往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博尔赫斯于近百年的人间岁月,以不急不躁的规律追寻爱情,而他对爱情的向往,也以不急不躁的规律一再落空”。博尔赫斯总是渴望那种理想化的两情相悦、单纯、无纠葛的恋爱关系,没有耐性经营感情,连曼古埃尔都忍不住说一句,“没人多想一下:博尔赫斯多年来屡屡将诗歌题献的旧爱名字换成新欢,像小孩子一样喜新厌旧……”。这样看来,博尔赫斯缺乏对女性真正的了解,于是,他笔下的女性角色总显得单薄无力,没有存在感,甚至性别特征都相当模糊。

作者的生平、好恶、思想特质,的确能在其作品中寻得蛛丝马迹,多少都给作品带来了些弦外之音。读者也乐于去捕捉这些弦外之音,从多层次来理解作品。那么,伪作的阅读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读者借由不同人的思想特质去理解相同文本,总会有不同结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也许给了读者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博尔赫斯在1976年参加莎士比亚大会做《莎士比亚之谜》的演讲时,却因为麦克风离得太远导致听众无法听到演讲内容,可是,相信每一个听众对博尔赫斯所认为的莎士比亚之谜都有自己的答案。

除了作者以外,译者作为原著的特别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影响深远。信达雅的译文以译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晓畅表达为基础。但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让纳博科夫所认为的那种“用完全对等的词语重写原作,以飨不懂原文的读者”的理想方式很难实现。曼古埃尔直言,“译事绝无‘无辜’可言。凡译,必有所解读”。翻译的过程中多少都有所改变,或增饰或减损,把译者的理解纳入其中传递给译本的读者。所以,一位优秀的译者,就是通过恰当的解读赋予原著一次新生,为读者奉上优美的译本。

在《理想读者定义随笔》中,曼古埃尔列出了许多条标准。这未必是说,务必要集所有标准于一身的完美全能读者才称得上曼古埃尔眼中的“理想的读者”。在我看来,一个有创造力的读者,就足以称得上“理想的读者”。很显然,曼古埃尔正是他口中有创造力的读者之一,是少有的阅读大师。那些优秀的译者们同样是有创造力的读者。作为普通读者,能融入作品中,有所思考,理解甚至为之注入内涵,深得其中三昧,便赋予了文学作品一次新的生机,可以算得上是好的读者、有创造力的读者。

曼古埃尔巧妙地以爱丽丝漫游仙境故事中的对话为引,串联起《理想的读者》中的篇章。说到底,阅读总是朝着不可预知的终点,这不正像是爱丽丝的奇遇嘛,只要读所欲读,有所收获,真正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存乎一心即可。

2019.11.20雾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理想的读者,手握一本书的重生契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wo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