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鲸人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被片名耽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绝对算一部,这样一个朴素甚至带着傻气的片名背后,是斯皮尔伯格又一部关于战争的杰作。
我的善良和避难所,是我的高塔和解脱者瑞恩家的四兄弟一天之内阵亡三名,仅剩的瑞恩家最小的孩子生死未卜,为了避免瑞恩的母亲收到第四张讣告,美军参谋长命令刚刚经历诺曼底登陆的米勒上尉率领一支小队前去寻找瑞恩并且把他带回,小分队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成功让瑞恩从战场上活着回到了母亲身边。
我的善良和避难所,是我的高塔和解脱者大部分人对于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派八位士兵以身犯险救瑞恩不值得,绕来绕去,争论不休。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于狭隘,只是小摊小贩的思维,不是一国气度。这部电影的主题始终围绕着“拯救”展开,换言之,“拯救”也是米勒上尉的战争哲学,米勒上尉战前作为一名老师,本该在学校里教书育人,但是却被迫走上了战场,他厌恶杀人,即使是敌人。诺曼底登陆之时,他一次次组织自己的士兵冲锋,在德军的炮火下,盟军死伤惨重。米勒上尉之后在教堂告诉队友,其实每一次做出这种选择,他都要告诉自己,牺牲一位士兵,可以拯救几十甚至上百名生命。当米勒上尉在寻找瑞恩的路上发现废弃的雷达站藏着德军时,他选择了快速奔袭解决了那一小股德军,即使属下质疑那不是任务的范围,但是上尉不愿意以后有队友误入这里遭到德军射杀。米勒上尉战死之前,他告诉身边的队友,希望瑞恩值得他们去拯救,他最好能行医救人或者发明长寿灯泡。从米勒上尉的种种行为来看,这不是狭隘的针对某个人的拯救,而是对于生命本身的“拯救”,是间接的、更为崇高也更加难以坚守的信念,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米勒上尉做出每一个艰难的选择,面对每一个队友的牺牲,也是这样的信念,让小分队每一个人最后都能勇敢面对命运,无怨无悔。
我的善良和避难所,是我的高塔和解脱者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但是不要只看到它的残酷,或者过分强调它的残酷,残酷性的源头来自死亡的不确定性,但是残酷的程度其实还是由人决定的,是可以调整的,只要人性中还存在着无私、勇气与善意,人们还会把同类的生命当做生命,人就还是人,不会沦为战争的奴隶,嗜血的野兽。某种程度上,这就类似于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所立心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一种中西方文化中都尊重的善念,无论是西方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血战钢锯岭》,还是国内的《红海行动》等,战争中的拯救更加凸显了人性的尊贵,那是血海中的慈悲,是阴冷世界里鼓舞人心的火炬,这个火炬由无数英雄们僵死的手牢牢握住,在层叠的尸体上长燃不灭,为了守护这一抹人性之光,马勒上尉们前赴后继,杀身成仁,用自己的血肉去对抗黑暗,让更多的人不会迷失在黑暗之中,这不是普世意义上的拯救,这是传承的希望,超越了得失价值的意义,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我的善良和避难所,是我的高塔和解脱者瑞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活着回到了家人身边,他一直不敢浪费自己的生命,唯恐辜负了众人的牺牲,多年以后,当他在马勒上尉的墓前询问别人自己有没有成为一个好人时 ,我想,马勒上尉的善良曾经成为了瑞恩的避难所,如今也成为了瑞恩人生的高塔和解脱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