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认识了一个战士,她是一名护工。后来渐渐了解到,这样的护工战士有很多。
孙姐,重庆人,53岁。肤白唇红,乍一看,比原本年龄少了十岁,像43岁。
推荐人跟我说,这绝对是最专业最负责的护工。我半信半疑,因为想找一个力气大的男护工,但看到一些男护工很粗鲁,说话很大声,甚至斥喝患者,我又希望有温柔的女护工。
喂药、翻身、洗刷等专业护理工作,孙姐的手法一流,干净利索,而且一刻都没有闲着,眼里总有活,按摩、擦脸、聊天,跟她相处很舒服。虽然嗦嗦叨叨说家常,儿子、儿媳妇、孙女、丈夫,一一介绍得很清楚,却也没有让人觉得反感。
她来的时候,两个小伙子帮她提了两个箱子和一个大包,我还在疑惑里面是什么东西,直到她收拾行李时才看到,旅居的全部家当,比如折叠床、被子、桶等都具备了。
孙姐在手机“朴朴”下单买青菜,还货比三家,斟酌着去五区市场还是19区市场买合算,当时我还困惑,她买菜怎么煮?
鸡蛋买来了,青菜到了,还有两个西红柿。只见孙姐熟练地把洗好的青菜和粉丝放入一个碗里,打鸡蛋、撒盐、放猪油、放水……过了一段时间,她端着热腾腾的青菜鸡蛋粉从开水间出来,告诉我排队用微波炉的人很多……
真正从我脑海里跳出“战士”这个字眼,是孙姐午休时娴熟地把折叠床在过道摊开,把眼罩戴上,没过多久便响起轻轻的呼噜声……小眯一会儿,她又翻个身就起来忙碌了。
就在这么一瞬间,“战士”的形象突然跳跃在眼前——护工们有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坚韧的意志力,而且可以称之为“野战军”。
隔壁床的男护工就更不用说了,帮助患者康复的十八般武艺,招招有效,无论是技术还是语言,都能帮助到患者的康复情况。自己的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却不缺营养,休息时间也能规律安排,既能帮到患者休息,自己的睡眠也有保证。
用战士般的生活方式,协助重症监护室出来的患者康复,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护工,感受颇深,目前先简单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