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深处依旧没有路灯,夜间穿过田野回到学校仍旧是靠摸黑的。平常的时日,都是借着微弱的暮光,摸索着回到校园。
隆冬的夜晚,偶尔会有星星相伴,那回去的路就敞亮的多了,感觉心中也有了星星的光亮。
然而这远远是不够的。
如果那一夜有月光相伴,那自然是最好的,内心也会踏实的很多。走起夜路来,也就没有那么恐惧。在群山环抱的乡间,尤其在这寒风入骨的冬夜,月光的出现也会显得格外的温暖。整条山路也将朦胧群山的婀娜勾勒的淋漓尽致。
我一直觉得乡间的月光是难以形容的,它不如太阳的光芒一般强压入世。山间的月光更像是有内而外渗透出来一般,很多时候你会误以为这是万物所自带的光影。假使夜间雾气横斜,月光也会如雾霭的形状般四散开来。
任何一种在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影,这是很美好的。
更好的却是在这轻柔的月光下,我们的内心也住着一抹散淡轻雅的月色。即使是寒意逼人的深冬,也不会觉得过份的寒凉,反而会带来一丝清爽。
每走一段路,抬头望眼,发现月亮也会随我们一同前行,仿佛月亮的就是人生的导师一般。为我们提灯引路。我在山间,月亮也在山间。我在江边,月亮便在江中。我在房内,月亮便在房前。
我总以为月亮是在跟随自己,这毕竟是错觉。童年的想象太天真,总以为月亮是我们的唯一,只为我们照耀。
直到后来才明白,与其说我们是月亮的唯一,不如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月。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那片月。每当月光印入我们的心房时,我们内心的月色也呼应着天空中的那一片月色,只是大多数人心里不清楚罢了。
只有极少数人明白,在最为黑暗的光景下,仍然散发光明的,正是心中的那抹月光。
心中有月,心中更应该有光明。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你用怎样的眼界揽月,你就会看到怎样的月景。如果将内心放大,如同天一般大,那么月就能正好存放心中。只是一般的人心眼太小,体会不到罢了。
看月,赏月,咏月。如果只能看到天上之月,那注定是寡然无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