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家“特训学校”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就是大家在网上搜索很容易找到的“戒网瘾”的机构。被送来这类机构改变的孩子,不止是所谓的“网瘾”,还有很多不上学、不回家,父母完全管不了的孩子。
我在这样的机构工作期间,接触了上千名所谓的“问题学生”。我的硕士论文研究的也是这类孩子。因为对这类“问题学生”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接触多,了解得深入,对待这些有着较严重问题行为的青春期孩子,思考得也多。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也是问题行为高发的阶段。如果在青春期前,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不利孩子成长的隐患,遭遇青春期而爆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行为很难改变。当然,如同“危机”一样,“危中有机”,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行为,也是整个家庭重新成长的机会。
是的,我说的是“家庭”成长的机会。促进青春期孩子问题行为的转变,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如果家人愿意共同努力,改善的不仅是孩子,还是全家人的关系。
有人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不负责任的说话,站着说话不腰疼,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父母身上,过分苛责父母。我在接触这类难管教的孩子前,也倾向认为孩子的问题,父母的原因多些。但是,接触难管教孩子和家庭多了之后,不再这样简单的看问题。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年人需要承担的事情很多,而身为父母的成年人,承担的事情更多!父母应对工作、生活、教育孩子等多重事务,多数父母辛苦工作是为了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上好学校;不让孩子因物质落后于同学而自卑;让孩子上得起培训班……对于这样努力付出的父母,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时,不应该一味苛责父母!更别提青春期是一个特殊成长阶段,当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问题时,有着自身、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为父母、家庭的原因。
“戒网瘾“的机构学费一般都是上万,我曾工作的“特训学校”6个月收费3万多。有些人可能要说,这么高的收费,想送也只有有钱的家庭才送得起。但我要说不是这样,不少家庭把半年,甚至一年的家庭收入交了学费送孩子改变,有些甚至是低保家庭,借钱交的学费。不是家长钱多,而是他们已经用尽各种办法希望孩子回归正轨,这类“特训学校”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最后的希望!尽管这几万块钱花出去也不能保证孩子一定改变,可为人父母,只要有希望,他们便愿意为孩子做出自己最大的付出——因为身为父母,让他们没法放弃自己的孩子,任由孩子在不上学、无所事事的路上,越走越偏!
那些已经发展到不上学,整天无所事事的青春期孩子,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容易觉得他们冥顽不灵,顽固不化,对待这类孩子的教育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多种方式的尝试。他们毕竟是孩子,真实的内心并不是像他们表面上看起来的桀骜不逊,教育需要找到打开他们内心的入口,走入他们的内心。当然,做到这点难度非常大。
父母注意青春期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等,塑造有利孩子成长的环境,能够有效减少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风险;如果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多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特点,转变教育方式,伴同孩子一起成长,教育更有效;如果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问题行为,转变孩子,父母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我总结自己上千名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经验,写成了《父母不知道的教育》这本书,就是希望能够帮助父母更轻松有效的教育好孩子。我在书中强调的核心教育观点是“关系大于教育”,父母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一定要注重与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
如果习惯阅读电子书的家长,可以在豆瓣阅读、多看阅读、百度阅读、当当网、京东电子书、网易云阅读等购买电子书,只需9.99元,方便在手机、电脑上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