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开始,到工作,上了很多很多课。这些课,划了很多考点,记了很多笔记。最大的获得感,或许是通过了很多考试,累积了很多笔记。
今天这堂,布艺手工课,内容是做一面贴布小镜子。
课程中,选布、裁剪、缝纫、粘合,工序很简单,却有很多别样的感受和获得。
1.布的天命:成为一块有意思的布
先看看我们的原材料,“木棉花开”工作室提供的老布,有一些零碎的,也有整匹的,但就是一整匹布,经由不同的人选择后,也有了不同的花色和纹路。
昨天,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书里说,天地万物皆有天命。那么,一块布的天命是什么呢?可能,就是待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成为一块有意思的布。有时候,成为衣物,和人贴身相依;有时,成为被面,伴人进入梦乡;有时,也束之高阁,在尘埃里静看风云……在我们的课堂里,就是成为手工者选取的那一块布,做成镜子贴布。
课程最后,我们给所有的镜子来了一个集体照。有同样的镜子吗?手工世界里,同样是稀缺的,个性才是常态。学员们都说,这是一面独一无二的镜子。怎会不是呢?你刚刚好选取了这块布,刚刚好在这个纹路里缝纫或者拼接,于是,就成了你手中独一无二的一块布,也成就了这块布的天命。
2.布的手作:内心变得很安静
手工过程中,都是一手拿布,一手拿针线,选取针的驻足点,轻轻地扎进去,再抽出来……注意力在手上的时候,内心会很安静。课堂中,除了一些细碎的交谈,大家都潜心在手中的那块布中。
感觉手工和其他别的事物一样,是一个载体,也是人内心的外在投射,在这个载体以及投射中,可以显现不同的个性。有人快速高效,很快就缝好了一个;有人慢工细活,边欣赏边制作;有人选择了较难的拼接,在布和布之间细心缝合……当剪刀咔咔裁剪的时候,当针跳跃在布上的时候,当包扣完成黏胶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丝过去和针线相关的记忆进入心里,或许,只是静静地和当下连结,那一刻,内心很安静。
课堂里,来了一位拼布高手,和她有了简单的交谈。她说,玩布已经7、8年了,一开始,会热衷参加一些活动,交流布艺心得,后来就是想在家静静地做手工。
可能,每一次手工,最后出来的,除了一个成品,还有内心的一次梳理。潜心手工,也是静心的一个方式吧。
3.布的表达:含了时间和心意
课程九点开始,十点多的时候,有人惊呼,呵,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是啊,这么一个小小的手工制作,也是很花费时间的。
《请回答1988》里,正峰问德善,送什么礼物给他心仪的女子?女子是德善的朋友。德善说,她家这么富有,什么都不缺,送心意吧。然后,正峰就开始不眠不休地叠千纸鹤。这块平常的布,经过寻找、比对,再经由你的双手,做成一个物件,这里面就饱含了投入的时间和投注的心意。在越来越忙碌的现在,买东西越来越平常,而做东西越来越不容易,珍贵或许就是那份不容易吧。
镜子做好了,是自己留着,还是送给谁呢?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花费了两个多小时,让自己得到了一份静心,让一块布含了心意。
(写于2016年11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