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世界上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
《汉字的故事》详细介绍了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的历史作用及演变过程,汉字在近现代的书写方式的进步,以及汉字的结构等。
并且深入地探究了汉字与姓名学、汉字与婚姻、汉字与图腾、汉字与战争、汉字与科举等诸多人类行为关系的深刻历史原因。
目录:
读书心得:
这本书很厚,字很小。老实讲,我足足看了两个多星期。也有可能是我看书慢的缘故吧。
如果你看不进去的话,听我说说也好。
选择要看这本厚厚的书,原本是因为书法课上,汉字的字形之美,让我对汉字产生了好感,使得我有了想深入研究的想法。
书法课大多时间成了语文课。承认我认识的字不多,而且好多书体用繁体字,认字就更加困难。
书法老师是位五十来岁花白头发的老先生,但是人特别精神,一直是寸头的造型,像是染了奶奶灰的小伙子。
有时候讲一个字先从认字开始,讲来历讲字义又讲故事,标注简体然后再讲写法,往往是讲个一大圈再回来。
很多字在几千年的演变后意思完全变了,就如“修”字,你可知这字以前指晾晒的肉条。对于一个内蒙的吃货,还有什么比干羊肉更好吃的食物么?!眼睛瞬间就放光啦!
有时写不常用的汉字,不认得,看着笔画繁琐还以为又是那个繁体字。有一次,一再追问下,老爷子用毛笔在草纸上写起了英文,正吃惊老师用中文讲不明白改用英语了?定神一看才懂是标注了个拼音。
不认字真是羞愧呀。
现在电脑、手机的出现,常常是拼音打字,书写机会少了,常常提笔忘字。
对于汉字有什么样的重要性估计知之甚少,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就更加少了。
从没有语言到语言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没有文字到文字产生,又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
文字的记录,一代代的积累和发展,大大的缩短了后人摸索经验的过程。可以说只有识字才能了解更多信息,才能学习人类积累的丰富知识,更好的发展。
1·
在汉字没有产生之前,原始人基本是用画的方式表达意思。
讲个故事。
假如你是某姓部落的酋长,一家老小都听你的,由你保护。有一天信使来报,气喘吁吁十万火急的拿出一片叶子、或是石头之类的,上面画着图,说是临近部落捎来的口信,跑老远送来的。
拿来一看。
这啥呀?!很尴尬啊,大家都等着你这有智慧的人发话呢。
一只鸡,一只青蛙?中间是什么,树叶还是一种动物?旁边还有5个树枝?还是什么。该不是要与我部落交好,请我去大排档吃烧烤?
这幅画据说是古代斯基泰人(居住在俄国南边)寄给波斯国王的一封信。
大意是说:如果你们波斯人不像鸟那样飞上天,像青蛙那样逃跑,像老鼠那样躲藏,那你们必将在我们的箭下完蛋!
原来是下的战书啊!这没点想象力真是想不到啊。没想是道智商题!
远古人们,在木块上刻画一些简单的纹路或缺口,以帮助记忆,这些符号记录当时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复述和描绘。
2·
随着人类掌握一定的生存方法,食物可以大量储存,人的数量也渐渐增加,需要传播和记录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不能再随便发挥想象力啦,即兴创作的事情不能再干了,记的啥自己第二天都不知道了,必须要统一如何表示,大家才都能看的懂呀。
不管是黑色的羊,还是长毛羊,是独眼羊,还是小羊崽,都必须画成一样的羊!是特殊品种也不行!
人们把一些符号代表固定的含义,将这些特定的符号和图形,同一定的语词稳定的结合起来,每个语气词都获得这种书写形式这些图形符号书写的顺序,按词的语法序位作线性排列,便形成真正的文字。
竖着不像的横着看固定了一些事物的画法,约定俗成,很多事就可以记忆并准确的知晓意思了。
文字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字、中国甲骨文字。
其他两种古代文化都已消亡,只有中国的文字得以流传至今。我们的文化有久远的历史可以发掘,也很有意思,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帮助。
祖先造汉字主要有这几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看这个“食”字,吃的意思,尤其是战国文字“食”很生动。简直是吃拉面的场景再现呀,上面长着大嘴,圆圆的碗里捞起来拉面,下面还有一爪子托着碗。也许造字的时候想法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但是很容易能理解这个字。
像不像家里的宝宝在墙上乱画的杰作?人类也是这样一点点走向成熟的。
越看越有意思,“月”就画个月亮;“目”就画个眼睛;“车”最有意思,画的好复杂。小篆的車虽然简化,但还是很好理解的,横着看两轮子中间拉着货,是辆手推车。
“出”字画个门,脚走出去,就是出;“众”好多人对着太阳在举行什么仪式。古代人多聪明呀,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意思。经过慢慢发展尽然可以用一个字清楚的表示一件事。
3·
符号定了,意思定了,写起来就慢慢画简笔画啦。不然我问你个事,分分钟画张清明上河图啊!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甲骨文、金文后用线条符号来表示字义,大篆出现后秦始皇书同文为区别字体出现小篆,之后文字隶变就越来越规范,今天字的雏形也就正式形成。
再随着书写的方便,字形进一步发展成熟,越来越便于书写和辨认。
尤其五四运动以后,推行白话文。以前的之乎者也,一个字表达很长的意思,也简化了。越来越便于普通人学习,大大降低了文盲的比例,使得我们有共同进步的可能。
拼音是建国以后才推广的,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在以前没有拼音,如何教一个孩子识字呢?而且一个字要表达多重意思,更是难上加难。
那个年代可以说,识字只是上层社会才有的。,所以那时候的文盲相当多。现在身边很多爷爷奶奶辈都不认字的,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
现在字越来越简化,很多背后有意思的文化都渐渐被遗忘,我觉得这是可以被原谅的。事情都有多面性,能方便更多人学习识字,学习就是从简单开始的,门槛不能太高。
但是学习也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感兴趣就可以多了解了解。国人讲究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是“根”。就像有人问你是哪里人,能对家乡说上一二。
是中国人,问你本民族的文化答不上来,对自己了解也很少,这就很尴尬了。
今天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基本是拿来主义,学习是填鸭式的,有现成的就用。汉字会写,来历不用知道,会用就行。
学数学套用公式就行,但是老师讲的时候还是要告诉你这公式如何推算而来的,因为便于理解呀。懂得一个事的背后来历,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
了解汉字背后的历史,便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为啥要了解呢?了解就可以理解,理解就可以认同。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自己,就可以有底气继续下去。
想想,如果自己不认同自己,一方面看不上,另一方面就发展成这个样子,那样活的会很痛苦的。
4·
汉字产生以后,以汉字为本体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
还有类似正月十五猜灯谜等活动都是我国特有的。
在古代实行皇权在上,高度集权,王室生活凡事讲求精益求精,基本是国家级的专业团队在做这样的事。
看看皇室用具就知道,那不是用具,简直就是艺术品。中国文化也同样灿烂辉煌。
虽然现在讲求平民化,高端化不可行。如果奢侈品要打开市场,面对更多大众,必然要降低价格,价格降低档次必然降低。
这就像汉字,要简化才能更广的推行,但汉字背后,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因此被遗忘那真是遗憾。
诗词歌赋和我们之间不应该产生代沟的,就像看看这本汉字科普书,和以前老土但辉煌的文化有个连接。
汉字是开启知识的钥匙,只有懂得以前的表达方式,才能开启灿烂文化的大门。
举个栗子。《孙子兵法》特别著名,其中在火攻篇讲风,白天刮风夜间必然会停;白天不刮晚上看天象可知是否刮风;如果刮风会在那个那个时辰起风。
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没什么用,但在你晚上呼呼睡大觉时,可知古代人这样研究战法?还记录在了这本书中。不得不为古人的聪明才智赞叹!
智慧的结晶就存于书中,你却看不懂!古人的良苦用心都白费了,谁料后人是猪一样的队友呀!
当我们学习所谓的外国先进时,如果也能从中国深邃的文化本源中能挖掘出来点什么,那才好。
就像外国人比外语那铁定比不过呀,一直火拼外语多累啊!能战几回合?不如我们比比汉字吧,轻松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