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2018年我国两会期间,某些与会代表们提出大龄单身青年婚恋的问题,调查发现,他们所在地区的适龄青年中的单身青年比例很大,占30%以上,且呈逐年递增现象。他们认为,近年来大龄青年在婚恋交友上的难题似乎越来越突显,一方面因为生活节奏、生活压力的因素,另一方面人们的婚恋观、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结婚年龄不断增加,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通病之一,他们断定中国的大龄青年只会越来越多。大龄青年实则并非现代问题,在古代也有,我们本书关注的唐朝,也有大龄青年,古今有传承,唐朝有大龄剩女吗?若有剩女,唐人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些解决方法中对现代人是否有启迪?
剩女年龄标准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唐朝尚未有大龄剩女的提法,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姑且把长期未婚嫁的女子统称为大龄剩女。
现代13岁至15岁的女子,学业在小学六年级到初三,而唐女子的13岁到15岁已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了,对于大部分人唐女子而言,15岁是她们新的人生起点,这时的她们要考虑家人或已嫁人,承担新家庭的责任。唐太宗时期法定结婚年龄为女子十五,男子二十[ 见《唐会要》卷八十三,“贞观元年二月四日,……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元二十二年,明确女子十三岁,男年十五岁,可婚嫁。[ 见《唐会要》卷八十三,“二十二年二月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法定结婚年龄越来越小。从以上诏令可以看出唐朝不同时期对法定结婚年龄要求有差异,但女子法定婚龄约为15岁左右。在出土的唐朝墓志中有此类记载,女子初次出嫁的年龄有11岁、13岁,大多数维持在15岁左右,个别27岁的。[ 见《唐代墓志汇编》,部分内容参考李斌城等人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估计27岁的女子在唐朝属于剩女行列。唐诗中时见唐女子婚配时间的说法。李白《长干行》中说:“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明确了提到唐女子十四岁嫁人的场景。而另外一名女子“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人,心里悲切伤心。可见女子过了十五岁就应嫁人这已认为唐人普遍认知。[ 见李商隐的诗作《无题》。]至于何时唐未嫁女在哪个年龄段才算是大龄?每个人都自己心中的答案。
在这种对女子婚龄普遍认知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公主、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嫁不出去呢?
皇帝也愁嫁女
从古至今婚姻讲究个门当户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娶了公主,攀附皇家,在很多人看来,成为驸马与一步登天是同义词,事实上,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唐文宗曾想把真源、临真二位公主嫁给山东旧士族崔、卢两家,不料遭到崔、卢两家无情拒绝。唐文宗生气地对宰相说,平民百姓结婚还有不顾及官位和门第家世了,我这两百年的李唐王朝天子,还不如崔、卢家吗?[ 见《新唐书》,”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两家拒绝皇帝的婚配好意。为什么会发生拒绝皇帝嫁女的好意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门阀旧士族与以皇帝为首的新贵族势力之间矛盾重重。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明白,旧士族与新贵族之间的矛盾是唐朝中前期的主要政治矛盾之一,那时的旧士族社会影响力远远大于皇室,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历任皇帝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时人认为社会门阀旧士族有: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时人讲究门阀和门第,认为只有旧士族才是真正的门阀,社会观点中从来不认为皇室是门第中最高的。唐太宗曾对这种现象十分厌恶,于是,命人编纂《士族志》,重新按照朝廷官品高低定门第高下。但靠行政命令仍不能消除这种社会影响,旧士族以婚姻为纽带组建圈子,利用其社会威望拒绝其他圈子人员的参与,这种情况伴随旧士族的瓦解而消失。
旧士族不愿意与皇室攀上关系,不愿意娶公主,这是政治对抗的一种延伸。
那新贵族或者其他高门大户呢?事实上,他们也不愿意。从数据上看,唐朝公主中130多位结婚,作为驸马的能够有一番作为的仅有2人。那些希望有一番作为的男子,对驸马这个工作岗位敬而远之。这是因为,唐朝公主们的名声不佳。唐朝的这些公主们情况有点复杂,有的公主患有严重公主病,有的公主私生活奔放的很,有的公主野心大希望成为下一任皇帝,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不符合这些家族婚姻的利益诉求。
要是娶了一个公主病的公主,等于供了一个祖宗,关键这个祖宗还得罪不起,稍有不慎,整个家族会因为这桩婚姻给搭进去了。要是娶一个作风奔放的工作,在礼法至上的封建家庭中,受不了这种刺激,比如,永嘉公主,嫁给了窦奉节,与杨豫之私通;合浦公主嫁给了房遗爱,与辩机和尚私通;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与武延秀私通。又如野心的公主李裹儿希望像武则天一样成为皇帝,操纵傀儡掌控朝政,最终被李隆基给杀死了。
政治对抗,导致旧士族的精英不愿意娶公主,公主名声不佳影响了青年才俊的趋之如骛,不过,我们也不用操心,皇帝虽然愁嫁公主,但是总能嫁出去了,毕竟有权有钱,这诱惑力放在现代,也足以吸引非精英人群。但是平民百姓的女子要出嫁就不那么容易了。
百姓剩女难出嫁
公主难嫁,百姓人家的女子婚姻情况怎么样呢?因为唐朝婚姻不仅重视门第之见,更重视财物,明媒正娶的妻子的必须要有丰厚的嫁妆,这丰厚程度决定了她在夫家的地位。实际上,平民百姓陪嫁之风源于唐朝贵族。因为社会风气不好。宰相高俭上书唐太宗,希望禁止奢奢靡的陪嫁习俗,建议陪嫁的时候,夫家不能收受女方家陪嫁时的资财![ 见《新唐书•高俭传》“三品以上官员家纳币不得超过三百匹,四品、五品之家二百匹,六品、七品之家一百匹,全为嫁妆,夫家禁止收受陪门资财。”]实际上这个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平民百姓家也深受贵族习俗影响,无法支付夫家心里预期对等价值的陪嫁物,就这样,家里女子的婚姻被耽误着,出现了贫女难嫁的社会现状。
白居易在一首诗中提到,“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这女子们长得不相上下,但是贫富差距有点大,富裕家的女子“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根本不用担心,分分钟就嫁出去了,也不用母亲和兄长费心开口,而贫家的女子“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二十多岁还没有嫁出去。白居易发出了“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的感慨[ 见白居易《议婚》: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还有一则昭宗光化年间的故事,一名叫刘道济的人在国清寺借宿时,那段时间他每晚能梦到一美丽女子到他的窗前,与他结为夫妻。后来才知道,住的地方原来有一个女子“女有美才,贫而未聘”,生前非常漂亮,却因家贫而无人娶,只能托梦方式把自己嫁出去。[ 见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这本书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
光化中,有文士刘道济止于天台山国清寺,梦见一女子引入窗下,有侧柏树葵花,遂为伉俪。后频于梦中相遇,自不晓其故。无何,于明州奉化县古寺内见有一窗侧柏葵花,宛是梦中所游。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盖女子及笄不有所归,岂非父兄之过哉。”]这故事有点诡异,但是,反映出唐朝贫女难嫁的社会现状。
唐代贫家女子出嫁时,主流的习俗陪嫁物是是田地和房产,贫困家庭女子的出生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厚嫁之风的盛行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唐国史补》记载,唐朝太尉韦皋,在西川做官时曾资助女子的嫁妆是一万钱。
贫困家庭中的女子,成为富贵人家、贵族妻妾概率不大,而同为寒门的青年男子,参加科举考试,也会选择富贵人家的投资,通过联姻提升仕途地位,上攀无望,同阶无人,贫家女因无丰厚嫁妆,也没有社会地位,只能枯守成剩女。剩女现象成为唐朝中晚期的社会问题。上文是白居易在《议婚》中一针见血提到这问题,杜甫在《负薪行》中描述了四五十岁未嫁女,头发白了一半,却梳着处女的发髻,饱受风霜,常年辛劳[ 见杜甫《负薪行》:“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简单来说,在唐朝女子要做明媒正娶的妻子,门第和嫁妆是硬实力;贫女难嫁是一种较为仓库的社会现象,即便到今天这种情况仍有一定现实意义,婚姻的现实性侧面说明一个道理,利益是很多人婚姻的一个部分,要想摆脱剩女印记,要么自己努力,要么要自己的父辈多努力。
摘自《唐潮:唐潮人的日常与流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