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散文简友广场
经典文献,分为“经(包括对经的注)、史、子、集”。

经典文献,分为“经(包括对经的注)、史、子、集”。

作者: 顺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8-22 22:12 被阅读0次

经典文献,分为“经(包括对经的注)、史、子、集”。准确的说,“史、子、集”中的价值体系都本于“经”。

首先说“经”。经和经之间,后出的也会有对先代的引用,但主要侧重于引用基础上的质的发展。

其次是“注”。对“经”的各种注,也可以归于“经”,这类经基本都是引用原典,然后围绕着注者的思想体系为服务,选择各家注解进行引用、逻辑组合形成自己的注述;所以在这类经典中,必然是大篇的引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看似大篇的引用却能够成为经典,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核心是有自己的能够严谨的进行自圆其说的“思想体系”。

第三是“史”。“史”的叙述部分语言风格侧重文学性,也就是偏于“集”。“史”的点评部分价值体系本于“经”,会引用“经”进行点评。

第四是“子”。如果“经”是“大道”,“子”就是“小道”,如果子能通经,具有可兼容性,则为本于“经”,否则就有点各执一词,失于偏僻,极端的发展下去就是“异端”。“子”与“经”与“子”之间,因为或因阐发或因批判或因借鉴,必然有多处引用。

以上四类,侧重思想层面的意识活动总结。

第五是“集”。相对来说,“集”中的引用比较少,集是社会类、生活类、点评类,是与当下密切相关的随机性的一种思想表达,语言上通俗易懂。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的“集”,价值观依然是本于“经”。

所以,综上所述,阅读经典文献时,会觉得他们有很多大篇幅的引用,但能流传下来的依然是经典。与当下那些零碎的复制,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最核心的区别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穿插其中,同时在语言上也是有自身独创的。

以上是个人见解,欢迎指正、批评。

相关文章

  • 一句话介绍100部国学经典

    我国古代将古籍按内容分为四大部类: 经、史、子、集。 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 子:先秦百...

  • 读经与解经

    中国的传统典籍按内容可分为经、史、子、集,“经”部包括了以易经为首的儒家"十三经"及其他相关著作。而《易经》是群经...

  • 《史记》~(1)

    中国的古书分“经,史,子,集”。经是儒家经典十三经,史是史书,子是成一家之言的诸子百家,而集,是文人的作品。...

  • 国学文化学习进阶之旅五

    经、史、子、集是对古文惯常的一种分类方法。“经部”多是经典典籍,类似四书五经等。“史部”从字义就能看出是关于历史的...

  • 2019-11-25 《养生主—梁冬说庄子》读后感

    如何学习国学?既要读经典,又要读子部;经,史,子,集。 《大学》等属于经典,儒家经典; 法家,道家,墨家等归入子部...

  • 归元命理 第一次作业 刘会磊

    填空题: 1、《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 经 )、( 史 )、( 子 )、( 集)...

  • 每日一分钟学会<<三字经>>(四十五)

    <一>原文: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二>三字经七言识记 诸子经典经子通, 各朝史书读诸史。 考究传...

  • 国学的分类

    当前的主流认识是将国学以《四库全书》分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后人又为之增添蒙学。其中以经、子部为重,现代学术...

  • 第一次作业(朱小飞--悟静)

    1、《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经)、( 史 )、(子 )、( 集)四部分。 2、《易传·系...

  • 《文学回忆录》--第十五讲,先秦诸子:孔子,墨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经,史,子,集)。汉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原本是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文献,分为“经(包括对经的注)、史、子、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ss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