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49.不于永正“五重教学”重习惯

949.不于永正“五重教学”重习惯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21:54 被阅读0次

要重视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还有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包括爱读书,读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这些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只有“习”才有“惯”。

习惯的养成,刚开始带有强制性。

于永正老师说他刚开始为了让孩子们讲成阅读习惯,他刚开始也是经常检查孩子们的阅读笔记,检查孩子们的阅读情况。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们最需要有人监督,对于好的情况老师要不吝啬表扬,多鼓励你,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老师鼓励的,没有哪个孩子会对老师的鼓励视若茫然,没有哪个孩子会没有自豪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没有自信心,没有自豪感。所以说,老师要经常检查反馈指导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当然,习惯的养成也要靠老师言传身教,有时候言传比身教更管用。于永正老师说他当语文老师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经常把自己读的书带到教室,还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有意识的放在讲台上,让孩子们下课之后去翻阅。还带一些童书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当读到有趣味的地方,就故意表现出神采飞扬的表情。孩子们就会很好奇问老师读的是什么书?在哪儿买的?多少钱,老师就会趁势把书推荐给孩子们,那过几天班里肯定有很多孩子都买了和老师一样的书。

回顾我们平时的教学,想让孩子们养成什么习惯,也是下了苦功夫。刚开始一定要检查督促反馈,告诉孩子们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不行,需要改进。很多当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开学第一个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第一个月是孩子们平时日常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卫生习惯到校习惯作业习惯。上课习惯都是在每个学期之初就打下基础的。所以那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在第1个月一般都会很勤的往教室跑。都会去多检查多督促。告诉孩子们该怎样做?不但做得更好,那后面可能就会稍微轻一点。包括学习方面也是这样,有时候为了让习惯的养成,我们就要带有强制性。让孩子们觉得老师留的任务必须得完成,时间长了,老师不用再强调他们就能完成。这也就是说已经养成习惯了。

相关文章

  •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之重情趣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习惯。 重情趣 ...

  •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今天阅读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方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老师讲:我们的教育应该...

  • 学习笔记

    于永正老师讲了他主张的“‘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指语文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有...

  • ‘五重’教学

    于永正老师讲了他主张的“‘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指语文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要有...

  • 20221031如何做到重情趣?

    如何做到重情趣? ——读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之“重情趣” 摘录: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

  • 美从读中来,趣从画中来,写从练中来

    ——读于永正老师《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有感 1、美从读中来 于老提出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

  • 于永正“五重”教学

    于永正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他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五重”教学,即重情趣、...

  • 【菊言菊语】浅谈《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感受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一直是扎根课堂的老师追求的方向。在课例《...

  •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随笔143:于老师的“五重教育法”,使我深受启迪,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引领着我自觉不自觉地尝试和实践着“重感悟、重积...

  • 20201214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于永正《梅兰芳学艺》课例研讨 1、谈谈你对本节课中“重情趣”的理解。 “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49.不于永正“五重教学”重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sy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