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出问题,主要是心态问题,在最好的环境中也感觉不舒服。
反之,内心健康的话,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也会活得很快乐。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哪怕地位再高、钱财再多,也要懂得调心,否则,成功也没什么意义。
内心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调心方法。
知道了心态容易出问题,又知道了解决问题需要掌握正确的调心方法,同样的是清楚了真相再开始追寻真理。
事实上,知行合一是最难的。
还有就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这颗“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仅仅从修心的角度和次第就有很多窍诀,比如《华严经》十种平等心,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陀罗尼行者应具之十种心;佛教实相修心十要;海涛法师修心十要...
这还仅仅是佛教的角度,其他教派、宗门关于“修心”针对性的学说更是不胜枚举。
内心健康简单几个字,却需要庞大的系统和体系来支撑:认知体系、知识体系、学识体系...每一个体系又需要专业的系统的层次结构,比如说,我们学到了如何调养身体的知识体系,只是拥有了对应专业的学识,如何分解到有效执行的动作,则需要系统的执行逻辑来支撑。否则,只是有了认知、知识、学识的有无到有,没有理念到动作的分解,最终,产生不了生产力。
在这个思维逻辑到执行逻辑和结果导向的公式面前,如果没有层次的推进,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可能做出满意的结果。
这个过程中,内心健康的“心识”的作用更重要,会在每一个节点因为心识的转变而改变最终的结果。
就像在丛林里前行,面临一个岔路口,是选左?还是右?选择了向左,走着走着又是一个岔路口,再继续选择,结果,很多的选择导致与最终的方向偏离的越来越远...
因此,轻外在重内观是内心健康的最基本的所在。
外部环境只会影响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内观内心,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才能辅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预判。
内心健康有说不完的注解,了解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是内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