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票儿与格瓦拉竞品分析

作者: hal | 来源:发表于2015-10-19 21:28 被阅读1305次

背景概述

2014年被视为“互联网电影元年”,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电影产业,阿里成立阿里影业、收购合一;百度入股星美控股;企鹅影业、腾讯影业先后成立。互联网+ 电影不是简单的电影售票平台,而是从电影制造到推广再到销售与数据分析反馈的一条产业链。而如微影时代获得电影发行资格,更是代表着国家对于互联网企业加入电影行业的认可。在中国,政策的导向往往可以对一个行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地不断落实,中国电影已经高速增长期,电影票房市场增长尤为迅速,2014年全国票房已达到296亿人民币,增幅36%,2015年势头继续生猛,前三季度总票房330.09亿元,同比去年的219.49亿元,增加110.60亿元,增长50.39%。

在线出票份额已超六成,其中在线选座占比进一步增加,团购占比进一步缩小,猫眼、格瓦拉、微票儿等主流在线选座App已经被大家所广泛使用。

各家App除了在线选座,还有两个主流的发展方向:

1.各类票务(演出、运动场地)

2.提供票房、排片数据

下面选取在线选座中份额大,有特点的两款主流App进行对比


竞品信息

微票儿: Android 5.00    iOS 4.20

格瓦拉: Android  6.3.0  iOS 6.3.1


目标用户

电影虽然有艺术电影和消费电影的区分,但两者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因此对于两类电影的受众群体而言,亦没有明确的界限,笔者简单的将电影受众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D类人群均为极端情况比例极低。主要集中于B类与C类(两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在于程度上的不同),C类数量级别大于B类人数。

微票儿当前目标用户:C类用户

格瓦拉当前目标用户:抓B类用户带C类用户


用户需求

除去在线订票这个根本需求外,还有以下几点:

1. 价格,优惠活动:虽然目前在线售票基本已经脱离了“9.9”的泥潭,但是票价依然是大多数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2. 影讯及推荐:除了在线选座订票,用户更希望能够从App中获取电影的推荐。提供有效的推荐可以提高App的使用频率与用户粘性。

3. 影院周边: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影院都集中在商圈,餐饮,购物,交通等信息是用户希望获取的。

4. 方便、快速的取票:如果说限价片加价是压倒团购的最后一个稻草,那么取票排起的长队则是在线选座初恋的烦恼,特别是热点影院、热点时间。


应用结构

不难发现,两者的根基都是一致的,即“影片”+“影院”+“资讯活动”+“个人”四大金刚发展而来。

不过格瓦拉朝向社交的方向发展,因此长出了社交平台“电影圈”,因为一般用户好友数的最初局限性,电影圈并不是是像朋友圈一样封闭的熟人社交,而是更加开放式的社交模式,即广场针对全体用户,关注针对关注用户或好友,所以电影圈更类似于微博。此外,哇啦在格瓦拉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影评还是电影,亦或是影院,都会有哇啦的存在,其实哇啦就是评论,由此可见格瓦拉对于用户社交的重视,格瓦拉显然希望做的是电影社区,首页已不再是在线订票,订票被放置在了下一层,并且建立了电影资料库,通过首页的搜索按钮,查询到的不单单是院线的影片,而是所有影片(售票->社区,恰好是豆瓣电影的逆过程)。

相比之下微票儿,要更循规蹈矩,虽然iOS、微信内置、Android三者结构略有不同,但是清晰的购票逻辑是完全相同的。Android版中每日一张的电影剧照配台词让人惊艳,非常了不起设计,有“一个”电影爱好者版的意味,不过与其他部分尚未成体系,更像是彩蛋一样的存在。

微票儿和格瓦拉都有其他票务的实现,不过微票儿实在本App中,而格瓦拉是在另一个相关App。


用户体验

1. 购票体验:

    购票流程:两者依然没有多大差别,影片->影院->场次->选座 和 影院->影片->场次->选座 两种购票流程。

    影院信息:两者都有提供影院的相关基本信息,交通等,格瓦拉略多,但是对于商圈相关的信息都相对缺乏。

    特别观影、电影节:两者都有,例如笔者参加微票儿在当代MOMA百老汇的《心迷宫》点映,同期格瓦拉有欧盟电影展。

    更多用户友好:相比之下格瓦拉在影院提供了附加服务,例如黄金座位推荐(算法有待商榷...),按影院特色进行筛选,自定义纸票(晒票党相信会很心水)

2. 推荐及影讯

微票儿  编辑产生高水准的推荐内容

格瓦拉  社区化,编辑(首页顶端)+用户产生内容(长评)

推荐影片及影讯是提升用户使用频率的关键,除去订票,用户更想从App中获得有什么值得进影院。由于之前提到的两者的目标用户不同,因此对于推荐模式有着相对截然不同的模式(好吧,或者说其实笔者只是通过这些才认为两者目标用户不同

微票儿沿用的是编辑推荐,用户接收的传统推广模式。这与微票儿很多用户来自qq与微信的被动模式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格瓦拉选择用户自己产生内容为主,编辑推荐为辅的模式,正如格瓦拉CEO刘勇所讲。

“我们的用户跟其他公司用户是不一样的,是首周末的用户,他们对电影内容是有期待的。每个办公室总有那么几个人看电影看得比较多看得比较早,他们往往能够影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人群。”-------------格瓦拉CEO刘勇  2014.12.17


小结

两者的核心功能与逻辑都是完备的,都能够流畅的体验在线选座购票的基本需求。

微票儿,总共有三个版本,各个版本都不尽相同,结构稍有不同,甚至有的名称都不相同,例如“VIP通兑码”,“优惠码通兑”应该是同一件事物却有不同的名字在各个版本中,难以让人感到精致。Android端“看啥”与“热门”点击过后内容完全相同,“演出”中的信息遍布全国大江南北,虽然版本号为5.00,但更像是4.99,很多内容有待完善。总体而言,微票儿更传统,更稳妥,创新变化点较少。

格瓦拉,受到BAT等巨头的冲击,自知体量不足,正在从在线购票app向电影社区转变,抓B类用户带C类用户,期待用优质用户抵御体积上的差距,因此格瓦拉有更多变化和讨高频用户喜欢的小动作。

相关文章

  • 微票儿与格瓦拉竞品分析

    背景概述 2014年被视为“互联网电影元年”,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电影产业,阿里成立阿里影业、收购合一;百度...

  • 格瓦拉电影

    版本:v8.0.0 iOS10.0.2 竞品:淘票票 猫眼 时光网 微信电影 市场份额:猫眼>格瓦拉>时光网 按照...

  • #竞品分析#电影类app

    猫眼电影、格瓦拉、时光网APP竞品分析 概览 竞品选择 14年国内在线电影票务市场份额前四名中,除微信电影外,选择...

  • 格瓦拉@电影——竞品分析

    市场情况 根据艺恩咨询《2014-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和猫眼电影《2014-2015年中国电影大数据深度解...

  • 综合新闻产品竞品分析报告

    综合新闻产品竞品分析报告 竞品分析报告框架 一、竞品分析背景及目的 1.1竞品分析背景 新...

  • 怎样的竞品分析,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本文目录: 竞品分析概念定义 多数不合格竞品分析的问题所在 竞品分析的目的 不合格竞品分析案例 有价值的竞品分析思...

  • 产品经理—学习分享(二)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用户群分析 了解...

  • 竞品分析小结

    在阿里实习第一个任务就是做了微供产品‘采源宝’的竞品分析,竞品分析帮助我快速了解了业务及业务领域;但在做竞品分析过...

  • 谈谈写竞品分析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二、竞品分析的内容 1、竞品产品分析 (1)竞品功能描述 可以通过竞品发布的版本特性把握重...

  • 【4A营销广告圈】竞品分析报告专题合集-72例

    关键词推介:竞品报告、竞品方案、竞品分析、营销洞察、案例分析、市场分析、监测报告、竞品调查、竞品信息等。 这次4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票儿与格瓦拉竞品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uq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