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塞违

作者: 莜薇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10 被阅读43次

    这两天在抄小楷,两篇文言文:《郑庄公戒饬守臣》和《臧哀伯谏纳郜鼎》。因为小楷写得慢,是属于静心的事情,所以一边抄一边就有所悟了。(难怪抄佛经都要用小楷来抄写)

    《郑庄公戒饬守臣》

    郑庄公确实是个识时务、有智慧的国君。郑国在几个诸侯国的联盟中去攻打了许国,许国是个小国,很快就攻打下来了。因为郑庄公在战争中出力最多,所以大家商量把许地分割给郑庄公,而许国原国君的弟弟就在这个地方。

    郑庄公仅仅派了公孙获去驻守许地,并且对许叔(原许国国君之弟)说了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攻打许国并不是郑国的意思,是诸侯国一起的,他们说许国不给周天子纳贡,所以郑国只是跟从诸侯联盟去攻打。二是你许叔在许地生活一切如故,我郑庄公不会囚禁你,也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三是交代后事,现在我郑国也内乱不断,见前篇《郑伯克段于鄢》可知,正与共叔段之间有不睦,所以郑庄公说,如果我的郑国国君不保,那么你就自谋出路吧。

    这三个方面可见,郑庄公是一个有智谋有远见的国君。他首先将这次战争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打仗的初衷是忠于周天子,并不是为了夺取许国的土地。其次,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话,对许叔以仁义待之。最后,他推心置腹地跟许叔说了自己国家的情形,博得许叔的同情。

    战争是以强欺弱,而郑庄公这一段话之后,许叔怎么可能觉得郑庄公是以强凌弱呢?这就是郑庄公“昭德塞违”的高超语言技术啊!

    “昭德”是发扬美德,任何事情要以德为准则,时时约束自己,多为别人考虑;“塞违”是堵塞邪恶,郑庄公的一番言辞,许叔原本复仇的心也就此泯灭了。

    《臧哀伯谏纳郜鼎》

    这件事情更简单,宋国送给了鲁桓公郜国的大鼎,鲁桓公很喜欢,就决定将它放入太庙中显摆显摆。臧哀伯就劝谏鲁桓公不能这样做,他认为太庙是很神圣的地方,是百官学习的地方,应该显示俭朴、表明尊卑贵贱、展示自然万物本原的,让人警惕畏惧,从而不敢轻视纲法。如果将宋国贿赂的郜鼎放入其中,不就是让百官都学习接受贿赂,学习显摆奢侈,那样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

    两位国君一比较,清浊自见。短见者常常在日常的行为中只管自己舒服,并不考虑给别人的影响,作为一国之君,也不想着国家的长远发展。这样昭违塞德,只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狭窄,让国家走向灭亡。而郑庄公即使面对的是战败的俘虏,也是尊重对待,而不是颐指气使,而是推心置腹,以诚心相待。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也,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能够带人你的人生走向更广阔更遥远的,并不是你的学识,而是道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昭德塞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pw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