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介绍了“如何想到又做到”的三种武器:阶梯模型,用来规划梦想、目标、步骤;社交磁力,用他人的力量促使自己改变;要事为先,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并行动。
趋易避难是我们的天性。
我们都喜欢做容易的事情。读书这件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呢?听书还是看书还是会做些笔记还是会以文章、讲给别人听等输出自己的所得?
听书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甚至可以一边玩着游戏,一边听着书,不论效果怎么样,反正可以一心多用。
看书就需要专注些了,看完书还能输出自己的观点这件事,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太难了,我们都知道这样才是最高效的读书方式,可却做不到,有难度的事情会阻碍我们去行动。
如果一切都能够唾手可得,行动的阻力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没有人不喜欢极度容易的事情,现在我介绍一下极度容易这个武器。
1、极度容易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人们总是希望事情很容易做。我们喜欢容易做的事情,也会坚持做那些极度容易的事情。
即时满足是我们的天性,做容易的事情能让我们得到即时满足。
谁都渴望能够急于求成,做容易的事情能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
做容易的事情能够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会反馈到事情上,越有兴趣,越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知道这么多道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我们天性是趋易避难的,要不是迫不得已,谁会去做有难度的事情。
面对障碍,人很快就会放弃做某件事。反过来说,如果你学会了怎样消除障碍,就能很容易继续做下去。
2、让事情变得更容易的方法
既然我们的天性是趋易避难的,天生喜欢做容易的事情,那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容易吗?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缩小选择范围和制定行动计划来达到这一目的。
改变环境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但我们有选择环境的权利,更有创造环境的能力。
如果你想戒烟,但身边都是一群烟友,一出门就会不断有人给你递烟,居住附近有不少卖烟的便利店,家中还有没抽完的烟,戒烟这件事难吗?
肯定挺难的,好不容易克制住了抽烟的冲动,这时,朋友递过来一支烟,心里挣扎一秒,马上就抽起来了。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这时就可以改变环境来帮助自己戒烟。把家中的烟全部清理掉,远离烟友。条件允许的话,换个周围没有卖烟便利店的地方居住。
改变环境,让它变得更易于做某事,就会让人们真的去做这件事。
缩小选择范围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度易得的时代,我们都面临选择太多的问题,催生了不少“选择困难症”患者。
我最近开始网上买衣服,真是挑花了眼。本以为半小时能够搞定的事情,竟然花费了2小时才买了件衣服,太浪费时间了。
经过这件事,我做了如下总结:①限定价格区间;②限定品牌;③限定款式。这样选择范围变小了,效率也高了。
虽然人们总以为自己希望拥有更多的选择,但实际上,选择太多会让一个人难以做事。
制定行动计划
万事开头难,有了计划,会让开始变得容易些。总不至于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样。
在阶梯模型中,阐述了步骤、目标、梦想之间的关系。制定行动计划也需按照阶梯模型,聚焦于“小”步骤、“小”目标,让事情变得容易做。
在《微习惯》中,斯蒂芬·盖斯培养习惯的策略就是聚焦于“小”上面,他从做一个俯卧撑开始,养成了健身的习惯。用同样的策略,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
要养成健身的习惯,可以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可以从每天写50字开始;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从每天读5分钟开始……
拥有行动计划,会让人更容易也更有可能去做一件事。
让事情变得简单、容易,才是聪明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坚持到底。
当事情变得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