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暑意消,夜读《花落》,重温张爱玲。是在淳子老师的讲座上买的这套书,近年来研究张爱玲成了老师的主要功课,从写《张爱玲地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上海,香港,东京,纽约,波士顿,迈阿密,洛杉矶,20多年的时光里,她寻找的足迹从未停歇,并且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独家资料。2016年她根据这些整理还原了关于张爱玲的种种境遇,带我们一探这位传奇女作家。
读张爱玲的书会不自觉地用沪语,读淳子的书也是,好像这是两个灵魂极为契合的女子,所以读起来就像张爱玲的闺蜜在讲述她的故事,她是一个谜,特别是到了美国以后的生活。离开上海,她仿佛被切断血脉,人和作品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滚滚红尘中颠沛流离的女子,桀骜不驯,又寂寞孤单……
故事从1952年小暑开始。爱玲姑侄俩喝着弥漫荷叶清香的黄澄澄鸡汤话别,她带着简单的行李决绝地去往香港,并且准备好跟亲人故土永别。靠着宋淇夫妇的照应,她得以维持生计,不过香港只是一个驿站,1955年秋天她去了美国。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她这个从前连手帕都不会洗的大小姐必须拿出勇气去谋生。除了对宋淇和邝文美的依赖,闪婚的新感情成了她又一寄托。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赖雅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个性鲜明,豪放洒脱,年轻时丰富的经历让他不愿意被婚姻所捆绑。直到中年以后人生走起下坡,为了摆脱经济拮据,进入写作文艺营。对张爱玲来说上了年纪的男人就是她的毒药,渴望着安全感和温暖的彼此在这段感情中找到了慰藉。“婚姻关系中,他们俩的位置是,赖亚持家,张爱玲养家,主要的消遣便是咖啡和电影——中年人平稳素朴的日子。浪迹天涯多年的赖雅似乎十分享受重新开始的家庭生活。”
在旧金山岁月静好的时日里,她开始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活。两人各自写作,并享受着爱情中的浪漫与甜蜜。然而曾经辉煌的岁月让她不甘心放弃天才梦,还是留下赖雅去了台湾和香港。雄心勃勃的旅程却没有换来她所期待的成功,离开上海以后,仿佛是所有的运气都已用完,“笔涩,如同上海的黄梅天气,她不得不放弃了”。
婚后生活随着赖雅年龄增大,身体瘫痪,以及没有固定收入的拮据,把她从一个患有严重洁癖的贵族小姐变成了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伺候病人的护士。在美国要靠写作维持生计何等艰难,她申请在大学任职的研究也因为不善交际都以离职收场。赖雅过世后,她孤独终老,晚境凄凉。
好在写作是她的救赎,陪伴着她的一生。“只要我活着,就要不停地写,我写得很慢。写的时候,全心全意的浸在里面,像个怀孕的妇人,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即使不去想它,它也还在那里。但是写完后,我就不太留意了。”读到这里,突然有点明白张爱玲为什么可以吸引这么多人,这个用生命写作的女人,执拗得如此有戏剧性,又不失可爱。以前在她文字里读到的刻薄,其实是她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期许,即便花落,也依然弥散着暗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