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二首《葛覃》,对于此诗的主旨,也是争论不断。古人多把它看作是实施道德教化的经典之作,而近现代学者则早认为此诗为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娘家探望爹娘的诗。
原文
全诗共三章,每章六句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岛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首诗读起来还是比较朗朗上口的,我特别喜欢读这首诗,每次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女主人公即将要回娘家时的喜悦而急切的企盼之情,真的感同深受。
在古代,女子出嫁后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对一个嫁出去的女子来说,回娘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那种嘉悦而期盼的心情也会感染到我。
虽然现代的女性回娘家,对于嫁得比较近的女人来说,想回就回去了。但作为一个远嫁的女人来说,千里迢迢,拖家带口的,回去一次,也是真心不容易。为父母及亲友买东西(礼品/礼物),给老公孩子准备衣服,准备路上吃的用的穿的物品等等,那种喜悦之情也大抵跟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一样了。
译文
葛藤长得如此绵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儿真茂盛。黄鹂岛上下在飞翔,一起停栖在灌木丛中,婉转的呜叫声如此动听。看到黄鹂鸟聚呜也勾起了我的思家之情。
葛藤长得如此绵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儿完全成熟了。将它收割来煮泡后,织成粗的细的葛布衣,新衣服穿在身上怎么也不厌恶。
告诉我的乳母,我要探亲回娘家。洗干净我的内衣,外衣脏了也把它洗干净;该洗的衣服洗完,不用洗的整理好,就可以回家看望爹娘啦。
赏析
这首诗我在百度找视频赏析讲解时,里面的赏析和译文真是五花八门。记得去年在百度找到一个相关的视频,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系老师讲解的,她讲得特别好,但现在再去找,就找不到了。
前面说到古人与现代学者对这首诗存在的争议,诗人在做诗时想表达的意向应该是明确的。但是诗人用以表达情志意向的词语却会有多种意思。所以读者就会理解很多种含义。我在查阅资料时,也会感到特别困惑,到底哪种含义是作者所想表达的原意呢?要不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但诗经不同于其他,还是希望有一个权威性的讲解赏析来解读心里的困惑。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诗中最后一句:“归宁父母”这一句。这个:“归”在古代,即可指女子出嫁,也可指出嫁女子回娘家,有两种意思。在《毛诗序》中,定此诗为赞美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勤俭节用,孝敬公婆,尊敬师长”的美德上。另一种现代学者则认为,这首诗讲的贵族女子准备回娘家前的种种准备及心情。虽然两种主旨含义相差甚远,但在诗意上又都能说通。
我个人觉得这两种主旨,第一种古人赞颂“后妃之德”有些官方化的用意,而女子回娘家这种诗意解释更接地气,也具有平民百姓的生活气息,我个人是更喜欢第二种。
不管哪种诗意,这首诗给我们呈现的都是一位急切待“归”的女子,也向我们传达了古代女子熟习女工,勤劳能干的美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