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闲话电影』
《七月与安生》不俗且不高明的青春片

《七月与安生》不俗且不高明的青春片

作者: 007号堂吉诃德 | 来源:发表于2017-01-10 08:53 被阅读77次

    青春片应该是就题材而言的电影——以青春故事表现情感的挫折、人生的悲欢离合。《七月与安生》抓住了生活中的自由和稳定这对矛盾,并且尝试深入的探索。另外,作为情感主线的七月与安生的情感,电影似乎在同性爱恋欲说又止、姐妹友情稍显于过的模棱两可之间过于暧昧不清。从电影的手法上看,人物的扮相年轻而又美好端庄,镜头聚焦在人物面部而背景被虚化,一些回忆段落的PPT式展示具有MV式的美感。这些手法让电影具有青春浪漫的美好底色,又让人生的残酷在这底色上如嫣红的血液在书写在描摹。

    影片在年幼的七月与安生建立感情伊始,就植入深刻影响她们一生的性格因素。七月聪明,有心计,懂得装成别人喜爱的样子,按部就班过父母为她安排好的“幸福”生活,她喜欢安生身上的自由不羁,但在“幸福”生活的权宜之计内,自由不羁的生活仅仅是停留在内心深处的小小向往。亟待七月与家明的婚姻遭遇变数,七月的“幸福”生活完全落空,她内心的不羁终于可以破茧而出。对于这一转变,电影虽然通过回忆的方式(学校里砸警铃,安生犹豫时七月动手,可以看出七月内心隐藏的狂野不羁)对七月进行性格上的补充,但这种破茧而出的故事转折不过是一种美好理想:一头家畜永远不会转变成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

    安生始于青春期的叛逆大概直到二十七岁的七月离世才彻底收敛。这种青春期的叛逆隐含对自由的向往。但年轻的安生远没有七月聪明,因此她没料想到自由的代价。她过早地体验到各种生活际遇人情冷暖,她依靠本性的不羁和伶俐的手段勉强维持廉价的自由。多年漂泊过后,她希望寻求稳定的生活时,命运却并没有眷顾她。大概有些人生来就不适合过稳定的生活,正如《阿飞正传》里的无脚鸟——始终在飞翔,直到死去的那天。但影片传达出了更浓郁的悲伤:在青春的自由不羁中死去并不痛苦,痛苦的是没有在青春的自由不羁中死去,而是不再追求自由不羁的生活。这种悲伤隐含更深的哲学思辨:年轻的激情退去后,我们该如何面对剩下的人生;或者,渴望理想的轻飘灵魂如何背负起现实生活的重荷。

    安生的性格在影片的具象呈现时,并没有上述的直接简洁。例如安生的爱情,如果说她对苏家明情深意笃,那么安生和七月之间的感情就不能视为爱情——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她不能同时爱上朋友和朋友的情人。更何况安生之后遇到的一些伴侣,该如何解释她对爱情的执着?那个出车祸的男朋友,那个出车祸让她觉得自己命不好的男朋友,安生是真的爱他不能没有他还是哀叹自己命运不济才如此消沉悲伤?电影想做一些全面的展示,最后却都只停留在蜻蜓点水难以深入的表面。

    苏家明是典型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他从十八岁开始坚持跑步,但是这一行为的意义正如他对七月安生二者情感的隐喻:长久却毫无意义。他不能在二者之中做出果断抉择即意味着他想二者都成全,这意味着他对七月安生二者都无法成全。他潜意识里是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这又足以抵消他对稳定生活的欲望,如果在这两种生活中达成妥协,也即意味着两种生活都消失。自古两难全,七月、安生,她们具象为成现实中痛苦的苏家明。这种痛苦,安生是可以体会的,她在桀骜不驯之后走向温顺平淡,却对之前的生活念念不忘,以致于写成书以纪念,这分明是某种不甘但却无力回天。一切欲念结归于土,只是,这种束缚的平淡,不应为人生之常态。而他们似乎都没意识到,人生如逆水行舟,唯有勇往直前,疲倦之后的停歇只是暂时的选择,潜藏内心的欲望会始终折磨他们趋向更自由的生活。

    无论如何,影片都展示了应有的真实情感,而在现实中,仅是影片展示的最真实浅显的情感,都需假以各种俗不可耐的套路。可想见:我们已经脆弱到非常不堪的地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月与安生》不俗且不高明的青春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lk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