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相信自己富有,就会找到富有的证据。相信自己贫乏,就会找到贫乏的理由。
富有和贫乏没有客观标准,都是人的主观偏见。不管你相信什么,或者不相信什么,都会发现自己是对的。因为对错本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
相信和怀疑,自信和自卑,都是同时存在的,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②事情都会过去,只是我们头脑的记忆会比较长久,像自动播放机,不停地播放早已经不存在的事情。
把记忆和想象当成事实,紧抓不放,是普通人的习惯,也是烦恼痛苦的根源。
我们会把自己的解释当成事实。我们看到的本来就不全面,我们的解释更是个人主观偏见。我们认为的客观事实其实都是头脑的错觉。我们自己骗自己,被自己欺骗,浑然不觉。
③随意和刻意并不矛盾,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既随意又不乏刻意,既刻意又可以随意。开始都会走向极端,慢慢练习,就会把它们完美结合使用。
④要独立思考,并不是可以不需要老师和书本。有老师,爱读书,同样需要自己勤奋写作,否则老师和书本也无用。
人都容易偏执,走极端。中庸和中道很多人知道,做到的极少。成功者就是善于走中道的人。
⑤语言与思想感情是一回事。思想的形式就是文字,文字的本质就是思想或者感情。
读书既是欣赏,也是积累文字和思想。写作体现你读书的效果,体现你思想感情的内容。
或者思想感情贫乏,或者语言文字贫乏,总之许多人知道自己物质贫穷,却不知道自己精神的匮乏。
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根本原因是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没有与高人为伍,没有与圣贤接轨。
⑥不要等文思泉涌了再写,那种情况很少出现,出现了我们也未必能够抓住。
长期写作不能依靠灵感。开始写,只要第一句话出来,就会有第二句,第三句。就会进入写作状态。
每天保持写作状态,活在过程中,不要考虑结果。这种写作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写作的最高境界。
忘记意义、目的,不停地写。过程中不要修改,让文字自然流动,无为而为,无写而写,写而无写。
写完后再认真修改,发布后再修改,对读者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