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孩子,被称“自带互联网基因”,他们玩手机、打游戏无师自通,甚至比大人还用的好。
已经当了父母的很多人肯定有这样的印象:自己小时候也是爱看电视,不爱做其他的事情。其实,跟现在的孩子喜欢玩手机,不爱写作业是一样的。
有位专注于提升孩子注意力的老师就总结道:因为孩子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而且,人类的注意力更容易被两类内容吸走:
强烈的感官刺激
心里主动想要去注意的东西
手机恰好就同时具备了这两类东西的特点。第一,它有较强的刺激,孩子本能的会注意。第二,孩子通过手机得到愉悦感受,就会主动想要玩手机。
大人都无法脱离手机完成早睡早起的flag,也就更不好这么要求孩子了吧。
那么,面对孩子不能专心写作业,喜欢玩手机的状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位老师是这么做的:
首先:让孩子开心。就是想办法让孩子在做正经事时也能获得和玩手机一样的愉悦感。她时为孩子做了个清单。上面有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打一个对勾,月底,根据对勾数量和她换取奖赏。比如,10个对勾去一次游乐场。
孩子很热衷这种做法。主动做完家务还会提醒她,“妈妈,帮我打个勾”。
其次:策略性地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这需要和孩子做点沟通。你可以和他们讨论,寻找替代方案。比如,开始使用前,跟孩子约定可以使用5分钟,也会设定定时器,当他听到定时器响的声音,就知道该停止玩耍了。
她用这两种方法,成功地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缓解了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最后,我们可以回头谈谈手机、电子游戏和孩子的关系。
手机一定是洪水猛兽吗?其实不然。生活在现代的父母,完全没有必要阻止孩子接触这类东西,只要善加利用,电子产品和内容素材,也可以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好的、正面的影响。像疫情期间,好多线上网课、只是讲堂。
所以,既想把科技融入孩子的生活,又不希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是需要家长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父母需要规划一些不适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全家出游、做游戏、或者讲讲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