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模型

作者: xiami8412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7:36 被阅读0次

          樊登老师在讲《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时提到一个ABC模型:A就是事件发生,比如说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名;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孩子考倒数第一名,这件事你不能接受;C是你很生气,大发雷霆,把孩子揍一顿,或者你为孩子请了无数的家教,让孩子在晚上熬夜补课。不良情绪就是C ,是由前边的A和B导致的。在生活中很多人想通过改变A来改变C,认为如果A改变了,那么就不会有C了。可事实上,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你总是想通过把不如意的事改变了,你的人生才能如意,那恐怕你一辈子都无法如意了。因为你解决了这件A又有新的A发生了,那你的情绪C永远都好不了。

          事实上造成C这样的不良情绪及举动的因素主要是B,假如A没有发生改变,而你去改变了B,那么C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还是用上面的例子来做假设:A不变,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名;B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既然孩子已经考了倒数第一名,已成事实,坦然接受,想的只是不要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C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重拾信心,同时搞清楚孩子真实的状态、想法以及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敞开心扉,找到真实的原因来帮助他。A这样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你只是改变了B——改变了你对于A这件事的看法,不良情绪C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理智的想法和行为。

          分析起来似乎很容易,可是在生活中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肾上腺素分泌剧增而多巴胺水平下降,愤怒、恐惧等不适感产生,总觉得不发飙就不正常似得。这让我想到了昨天发生在家里的一件小事。我妈妈给我告状说我儿子这段时间每天放学回家就玩手机,停也停不下来,这是A。但我的B还是反应为非常担心,要赶快制止他看手机这个行为。C,因为看书的缘故,我比较理智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发火,但我还是对他行使了“家长特有的控制权利”,告诉他一天只能玩之前约定好的二十分钟的游戏,除此之外不能在手机上看其他东西。这样的做法使孩子很勉强的答应了,可是我很清楚这个做法所起到的效果真的是差到极点了,虽然短时间内控制了孩子,可是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首先,我的过度反应会导致孩子更喜欢看手机,因为这个太珍贵了,能拿到手机这件事太稀缺了,事实上我是在强调看手机的稀缺性,经济学讲的供给越少,需求越高;其次,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孩子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我却阻断了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再次,孩子很可能会偷偷的看,不让家长发现,这更加糟糕。

          我用家长特有的权利改变了A,制止了孩子看手机,可是我的B还是一样担忧,最后的结果也很糟糕,那么我会采取C这样糟糕的方法处理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A 吗?不,应该是B。写到这里我冷静的想想,对于孩子看手机这件事我真的需要这么担心吗?我必须要制止吗?那么如果我可以把我的B改变为坦然接纳孩子看手机,耐心的帮助孩子建立看手机的“原则”,结果又会怎样呢?

          在这样的网络时代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阻断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而是要帮助孩子知道怎样获取才是正确的且不会伤害或耽误他们自己,比如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可以看、可以看多久、可以看什么东西等等,经常的去提醒他们,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非常好的习惯,那么上面的三点顾虑也就自然而然的化解了。

            其实这也是正念,和王阳明的心学不谋而合,我们只需关注于当下,全然的接纳当下所发生一切,所有的事情,让它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BC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qs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