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祭祀和养蚕,您要哪种?

祭祀和养蚕,您要哪种?

作者: 飞趾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09:02 被阅读0次

我们先看巜诗经·召南》第二首《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其大意也很簡單,是说:

在什么地方采集白蒿?在沼泽在小洲。采集白蒿干什么用呢?祭祀的時候用它。

在什么地方采集白蒿?在山间的小溪旁边。采集白蒿干什么用呢?公侯的宗庙里用它。

夫人们的首饰富丽繁茂,这些天日夜忙碌在宗庙;女人们的首饰光彩照人,祭祀之后又回家中。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国家最大的事情,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戰爭。而且祭祀列于戰爭之前。

那么祭祀是干什么呢?简单的说,祭祀就是祈求神灵的庇护,因此人向神表示敬意。这样一种仪式活动,当然是要庄严肃穆诚心诚意,要斋戒沐浴上贡祭品祝告祈福⋯⋯

巜采蘩》一诗就是詠唱采集祭品白蒿的过程。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极简洁而清晰抒情的讲述这一过程。

那么采蒿者谁?贵妇人?宫女?还有人说是"刑女"(犯罪的女人。)"从坐"(被连坐的女人。也是犯人的一种。)然后言之凿凿把古人批上一番。

如果我們还記得鲁迅的巜祝福》一文的话,定会知道过年时祥林嫂做贡品的时候鲁四爷家就不让她做,为什么呢?因为她命不好做的東西先人们不会用的。

一个几千年之后的普通人家都有这样的忌讳,难道说远在西周时代的国家祭祀大典还不如一个近代普通人家的年贡?随随便便让一些"刑女"去采集神圣不可亵渎的祭品?这种说法实在叫人难过。

由于时代的久远,对此诗的解读因人而异是可以的,但不能太离了谱。

以宋人朱熹之见,这是一首歌咏采蒿养蚕的诗。他说:"蘩,可以生蚕,盖古者后夫人有亲蚕之礼。此诗亦犹《周南》之有《葛覃》也。"《葛覃》里讲的就是人们用葛藤的纤维织布,而《诗经·召南》里这首巜采蘩》讲的是养蚕以供丝织的事。恰好都是《周南》和巜召南》的第二首。

这一说也是蛮有些诗意情理的。不愧是大學者。他说养蚕这件事情十分重大,后宮的"夫人"都要來关心参与劳作的。衣食所在,理所當然。想想也对。

老人家不会把贵夫人们从劳作者的名單上注销掉,实在是一场功德。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盖蚕方兴之始,三宮夫人,世妇皆入于室,其仆妇众多,蚕妇尤甚。僮僮然朝夕往来以供蚕事。不辨其人,但見首饰之招搖往还而已。蚕事即卒而后三宮夫人,世妇又皆言还归。其仆妇人多,蚕妇亦盛,祁祁然舒容缓步,徐徐而归。亦不辨其人,但见首饰之簇拥如云而已。"

三宮的夫人以及蚕妇,"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也看不清是誰,只见首饰搖搖来来往往的。这哪里有統治階級只会坐享其成劳动人民劳累不堪的半点消息?读读巜红楼梦》你会不难发现,"大有大的难处"主人也一样有主人的劳苦,那里是永遠的階級對立呢?

采蘩,因为祭祀是通常的解读。

采蘩,因为养蚕而行说也是很美的一说。

见仁见智,和为贵,善为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祭祀和养蚕,您要哪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qv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