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上班的时候,临近年末,我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消息:
你好,从今天起我将不在XX公司工作了,我会把你的微信拉黑,抱歉。
当时我在吃晚餐,收到这样的消息心里感觉很堵,我努力回忆与这个昵称很陌生的人的记忆,想起他是我们公司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有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要和别的部门的人联系,就加了他的微信。
加完微信后除了因为工作原因聊过几句外,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因为他的离职,我就突然“被拉黑了”。再点开他的头像,已经只剩一条黑线。
当时突然意识到,也许不只是我,而是他所有的“前”同事,也许都收到了这样的一条群发消息。可能他的初衷也比较简单:反正我也要辞职了,以后和你们也没有什么交集了,还不如趁早删了微信给以后的人腾地儿。
但是作为收到这样“通知”的我们,不知道是否都和我是一样的心情。很懵,又觉得很无辜。
02
分手见人品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当感情变淡的时候双方采取什么方式足以见得一个人的素质怎样。有人体面离开,有人鱼死网破。
然而,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的这一年,种种体验和经历让我更加确信,比分手更见人品的,是离职见人品。
想到了前同事小敏的经历。
在某大型教育机构上班的她五月份突然萌生了离职的想法。她属于那种利落干脆、丝毫不拖泥带水的人。前一周决定要离职,下周一就没有再出现在公司过。
这可急坏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因为当时她们公司正好处于开课旺季,特别缺老师。正常来说离职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和公司报备,方便人资协调交接工作。
她这突然的离职,不仅让公司内部措手不及找不到老师替她上课,更因为她再也没有出现在公司里没告诉任何人她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哪些东西没有交接让公司因为她差点出现教学上的事故。
再后来,她又删掉了公司人的微信联系方式。作为同一届的毕业生,在此之前我和小敏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但知道她一声不响地离开,又被拉黑微信联系方式,我的心里真的很难过,这是一种不被信任,被背叛的感觉。
后来我们公司的人再谈起小敏几乎都是一样看法,觉得这个人太没责任心太不懂得感恩了,感觉之前对她的好都白费了。
03
后来和朋友也聊过这个话题:
离职后应不应该删除前同事的微信?
我们的一致看法是,不应该。
也许对有的人来说,同事就仅仅是工作上的伙伴,算不上朋友,反正我也要换工作了,以后和你也不会联系了,留着联系方式也没有用。
但是,那些你认为今后不会再联系的人,曾经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现在看不上了想要离开的公司,曾经也是你的选择。当初的你,还因为拿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而兴奋好久。
这些,都是你曾经的选择,都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前同事,才组了现在的你。否定了他们,也是对你的一种否定,是对你曾经那段时光的一种否定。
04
确实,对现在的90后来说,离职和跳槽都很正常,几乎每个人的职场经历中,都有过离职的体验。
但是,从离职这件小事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是怎样的。
与小敏恰恰相反的是朋友叶子,同样是离职,她是早早在前两个月就和人资报备,在离职前一周做好所有工作的交接。又趁着午休,和曾经在公司帮助过她的同事表示感谢,虽然不再是同事了,但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即使做不了同事,和她们也是永远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其实当你真的要离职时,大多数领导和同事都是能够理解的。同样是以后很少见面,与其删除拉黑,搞得老死不相往来,还不如真诚一点,大度一点,负责任一点,给彼此留下一个好印象。
我的HR朋友告诉我,她们在招人的时候,如果遇到同行转过来的,有时候会打电话问上一家公司,看这个人之前表现怎么样?
可想而知,如果像小敏那样的“裸辞”,今后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将要面对怎样的“不幸”,而这种不幸,归根结底还是她自找的。
前公司就像前任一样。你如何选择与它告别,反映的都是你的素质问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大多数时候我们做事确实应该果断一点,洒脱一点。但有时候你还应该想想,你的这种“洒脱”,是否是一种不负责任,你的“果断”,是不是会带给别人麻烦呢。
走上社会以后,我们应该为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