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鲁迅小说(八十三)

谈鲁迅小说(八十三)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09-19 23:06 被阅读0次

鲁迅在小说《在酒楼上》讲述了一个曾满怀改革热情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的打 磨下逐渐颓唐的故事。

对小说中吕纬甫的颓唐缘由的探讨较多是从社会学角度, 而普遍忽略了其心理的深层因素。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对改良社会充满“预想”:为破除封建迷信,到城 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为宣扬新型社会科学知识,在课堂上讲“ABCD”之类 的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为写改革中国的方法,连日议论甚至与意见不同的人打 起来。他不但在行动上异常敏捷精悍,就连眼睛都时常发出“射人的光来”。

待 与“我”久别重逢,他“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我”邀他同坐的时候,他都“似 乎略略踌躇”,甚至点菜期间竟“推让”起来,全不像原先毫不客气;他的脸衰 瘦了,神情颓唐,就连眼睛也失了光彩。吕纬甫让“我”觉得陌生,只有他环顾 废园,大概是回忆起学生时代,才闪出让“我”略有熟识之感的“射人的光来”。

相关文章

  • 谈鲁迅小说(八十三)

    鲁迅在小说《在酒楼上》讲述了一个曾满怀改革热情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的打 磨下逐渐颓唐的故事。 对小说中吕纬甫的颓唐缘由...

  • 谈鲁迅小说(八十)

    这个“叛逆的猛士”知道人民的一切苦痛,知道眉间尺的父亲是冤死于统治 者的残暴,也清楚眉间尺的软弱注定不能替符报仇雪...

  • 谈鲁迅小说(九十)

    弗罗伊德说:“矛盾乃由性的剥夺而起,因为里比多得不到满足,就 不得不寻求他种出路和对象。” 魏连殳早料定自己会继承...

  • 关于《在酒楼上》的“鲁迅气氛”

    关于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周作人称其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根据钱理群先生在《鲁迅作品十五讲》一书的第四讲所谈...

  • 谈鲁迅小说(九十三)

    弗罗伊德说:“性的客体可将自我的自恋吸去一部分, 于是自我对于客体的估计便常常过分。” 子君在恋爱初期,将涓生看做...

  • 谈鲁迅小说(九十六)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 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 谈鲁迅小说(九十四)

    弗罗伊德说“假使于此之外再加以利他主义,将得自爱人的利己主义引向客 体,那么性的客体就成为至高无上之物:而完全吞没...

  • 谈鲁迅小说(九十二)

    无情的社会剥夺了魏连殳的天性,使其不得不以一种变态的方式修复这缺失带来的创伤。这注定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让我们真切...

  • 谈鲁迅小说(九十五)

    子君已不能够与自己思想交流,并给予自己情感上的理解和慰籍,相反带 来的更多的是“神情的冷”和“恶毒的冷嘲”。 这“...

  • 谈鲁迅小说(九十一)

    弗罗伊德说:无情的自我谴责实际上都有关于自己所已经失去的或因有某种 过失而不再加以珍视的性的对象。 魏连殳曾将中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鲁迅小说(八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tm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