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堂上带领全班同学学习了《蝴蝶的家》这篇优美的散文。可能骨子里特别喜欢美丽的辞藻,细腻的文笔,所以一读这篇文章,就爱不释手。
第一节课领着孩子对全文进行梳理,把握来文章结构,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借助ppt,展示风雨即将来临时环境的压迫,这时候很多鸟在风雨满楼之际已经躲避,接着就是大雨滂沱的视频,风在吼,雷在轰,大树在摇晃,万物在雨中寂静的承受,大地到处是湿漉漉的,作者在找寻蝴蝶的身影?它们可曾有家可以避雨?
在作者的心中,蝴蝶——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一系列得排比修辞,表现出作者对蝴蝶柔弱身躯的担忧?这场风雨之下,假如没有家,后果可想而知。
“我”慌了,“我”急了,似乎恨不得冲进雨中去保护弱小的蝴蝶,去为它们遮风避雨。幸而邹小孩比我清醒,他肯定地告诉作者,蝴蝶一定有家。
作者才按耐住焦躁的心,可怎么不担心?雨还是那么大,风还是没有停歇。
或许雨小一些的时候,作者有冲进树林、跑到田野、蹲在一朵花前,甚至跑到桥下,到处去找寻那些可爱的、美丽的蝴蝶,又或许他哪也没有去,想象着蝴蝶柔弱的身躯在风雨中凄然挣扎的场面?是啊,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它们与生俱来就是赤裸裸地面对风雨,没有任何庇护,也不曾有过任何的区别对待,从它们出现的那一刻起,就独自面对。
我常想,其实大自然的生物爱我们想象中坚强。风雨过后,一切如初。
《蝴蝶的家》原文———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
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这样的。”
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下雨时蝴蝶藏身的地方。谁要是能说给我听,我就不着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