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运营小白的第1篇文章。
作为一个身享互联网世界却从未考虑过其中奥妙的人,我算是接触互联网岗位很晚的一个人,也因此是对自身职业规划迷途较长的一个人。
我在2017年才偶然去了解到互联网的产品和运营,也接触到“产品是生娃,运营是养娃”等一系列关于产品和运营关系的语言描述。
此后我才开始努力锻炼从运营者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产品的萌生和运营的过程。
而不是像从前只做一个只享受“经过运营而不断优化并推送到我面前的各种产品”的简单用户。
当然,我也和所有小白一样会面临短暂的迷茫期。
因为运营并不是我们起初构想的那么简单。
最开始接触运营的时候,可能它在你的眼里还是片面的呈现。
也许是写文章啦,又或许是做数据分析啦,还有可能就是建立各种社群和别人聊天。
片面的认识让你对运营有了兴趣,但是当你真正看到了运营的全貌,你还敢信誓旦旦地说“我懂运营,我喜欢运营,我要做运营”吗?
如果作为一个初识运营却对运营没有整体观念的人,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的从各种基础内容上了解运营,给你心中的运营搭建完整的样子。
首篇文章想先跟所有对运营感兴趣甚至打算从业运营的小伙伴们聊一聊,你到底为什么要做运营?
最近在阅读《跟小贤学运营》时书内的开篇也是聊的这个话题,书中作者陈维贤在与一个大四运营实习生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做运营?”
这位女生回答:我是学法律的,只是实习的时候接触到了这方面的工作,一开始也不知道算什么类型的工作,了解后才知道是运营,然后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
我想很多刚认识运营的小白都是这样吧?
因为一个契机接触了运营工作或者看到某篇分析文章,突然觉得:欸,来劲了!然后一头扎入了所谓的运营中。
为什么选择了运营?因为它门槛低。
有不少了解不深的朋友都这么认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误解。
进了大学我们未必摊上好的专业,合适的专业也未必有好的就业前景。
歪打正着看到了一些“无专业要求”的运营岗,突然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运营的大部分实习岗位要求并不高,做过运营实习的人如果没有对运营有更主动的学习了解,容易对运营留下“也就这样”的印象。
但是做运营的门槛真的低吗?我们可以从几份运营岗位的职责要求来分析看看。
以上几份岗位要求是来自于不同具体运营岗位的招聘信息,包括实习岗位或正式岗位。
我们可以从岗位职责里看到,不同类型的运营首先需要你足够了解该类运营的整体工作内容,也正因为运营是有细分的,所以我们的经验并不能套用到所有岗位中。
其次真正实战到运营岗位中,你可能不能再做一个“略知一二”的旁观者了,宏观到行业和竞争者的信息,微观到企业和岗位职责的规划,都是需要去把握的。
而能把握好这一系列工作的前提,就是具备相应的硬件能力。
在“不限专业”的低门槛下,只是给了你投简历的条件,而简历能入眼,就需要上面的岗位职责图中所描述的各种相应软件的操作的能力、各种能用数据体现的成果和能力。
认清运营的整体框架和所需能力,是作为运营小白应该去掌握的,做好了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才是选择踏入运营的正确打开方式。
除了误打误撞偶遇运营便一往情深的运营小白,也不乏对互联网行业一直有偏好的人。
或许是因为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觑,也或许是薪酬可观,还有可能只是听了别人一句“现在互联网吃香”。
他们的目的比刚认识互联网的小白要更明确,早就盯紧了这个行业,只等一个机会。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对互联网行业充满一腔热血的人,我也算其一,但我们这群人身上很容易听到“我喜欢互联网但我不知道做什么”“我找的实习从来不要我”这样的抱怨。
这样的状态不敢说是对互联网有虚假的热爱,但这至少不够了解互联网工作,也不够了解自己。
看准一个行业的时势是有必要的。
但是在投入一个行业之前,也必须要判断自己与行业的契合度,对细分的岗位有所了解,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匹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这也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
作为声称“热爱互联网”的人,我们也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是喜欢做被运营的用户,还是喜欢去做产品的运营者。
我从有经验的运营人口中了解到过,运营其实是乏味的,每天重复很多细节,然后一头栽到数据里。
如果没做好这样的准备,作为一个对互联网只是一时兴起的人,对行业的期待并不能支撑我们持续投身运营。
运营也许真的没那么光鲜亮丽,深入运营多年的人可能还会觉得它有点俗,只是套路高不高级罢了。
我眼里的运营仍然是有魅力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用感性贴近用户,用理性创造价值。
因此我想继续探索它。
我有个挺中二的朋友跟我说了这么个理由:
他想改变世界,但是做不了超人,就去做互联网。
我笑他有病,但其实哪个产品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生的呢?
想做运营的理由千万个,你也应该找到一个起码能说服你自己的理由。
说到这里,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也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运营?为什么选择运营?
如果你已经想清楚,拍定了板子认为“就它了”,那就跟我一起,继续了解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