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周,一月,地球自转公转,人也是围绕着自身思维运转着,是绽放,还是凋谢,都是自然规律。唯一在乎的区别,是否盛开的足够绚丽,是否影响到了更多的人,是否得到了现实世界更多的掌声。
过去的这周做了几次正念冥想,观察呼吸,扫描身体,觉察自己的想法。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觉知自己的身体和想法,来自我接纳的方式。
在自我的概念中,“自尊”作为基石,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们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安德烈与勒洛尔认为,自尊有三大成分:自爱,自我观和自信。三者的适当组合才能让人们有恰如其分的自尊,而不至于陷入对自己长期的消极看法里。
自爱,即对自己无条件的爱。自爱不取决于我们表现的好坏。一个自爱的人即使做错事,也会依然告诉自己“我还是爱自己”。自爱的人不代表不会因为失败而痛苦和怀疑,但自爱能让人免于绝望。
自我管,即人们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虽然我们努力根据现实中的经历和表现构建自我观,但它是主观的,可能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也许在他人看来我们有诸多优点,但我们却认为自己有诸多不足,潜力不佳。
自信,针对的是我们的行为,即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重要的场合,情境下采取恰当的行动。而不自信则让人觉得自己无法面对挑战,没有办法让他人肯定自己的能力。
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如人们对自己的爱能让他们积极得看待自我,并自信的迈出行动的步伐。
自尊这个体系,是了解自我的一个切面,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脉搏。
认识自我,无论是解决身心舒适,自由发展,还是拓展连接关系,突破局限,都是至关重要。冥想时,觉察自我;听音乐时,去触动那个感性的自己,都是很好的体验。
网友评论